從中是可以輕易看出,相比于“專業組”與“大師組”,處于“職業組”的八名玩家,是擁有非常巨大的優勢。
但在這里,卻也有一個十分惹人非議的地方,那就是,如何評定選手的等級?
尤其是在第一周賽事之前,還沒有正式的比賽成績可以作為參考,他們怎么確定選手的實力?
而“螞蟻電競”的做法,又是無法讓人服氣,因為他們還是按照選手的知名度,來進行劃分。
可以理解的是,他們就是希望,能夠讓這些知名選手,留到最后的決賽,以便吸引到更多的觀眾。
但這與“職業賽事”的噱頭,可又是相違背的。
以至于,眾多觀眾們,都很擔心,在第一周的比賽結束之后,“螞蟻電競”是否是會根據選手的成績,秉公的為他們重新分配組別。
到底是按照選手實力與成績,還是繼續根據選手的知名度來分配?
而繼續說賽制。
在每一周決賽之后,其中的前四名,是可以進入到當月的月賽,同理,月賽的前四,是可以進入年終總決賽。
很明顯的是,在這當中,肯定會出現重復的選手,所以呢,這里就還有一個“替補名額”的事情。
可在這一點上,“螞蟻電競”卻是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
這就讓不少人猜測,“螞蟻電競”估計還是會將這些“替補名額”,讓給那些被淘汰的知名選手。
這顯然也是不符合“職業賽事”的規則。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作為“職業賽事”,就必須要設有高額的獎金,否則的話,讓職業選手,怎么養活自己?
可在“獎金”上,卻又再一次,讓很多觀眾有些失望。
因為,按照“螞蟻電競”公布的信息,其每月的獎金總額,是只有二十萬。
這看似不少,可要知道,在這一個月內,是分別有四場周賽,還有一場月度決賽。
如此,平均算下來,每一周的賽事獎金,是只有四萬。
這個數值,相比于其他電競項目來說,可真是太低了一些。
更何況,按照其公布的賽事,其每一輪賽事,可都要打滿四場。
也就是說,其中的“專業組”選手,如果他們能夠進入決賽的話,可就要打滿整整16場比賽。
24位選手,總計28場比賽,卻只有四萬獎金,這在職業電競賽事中,確定是很低。
不過么,通過豬大王,劉達飛得以知道,在暗地里,“螞蟻電競”是給了其中的一些選手,不菲的出場費。
就比如豬大王,他就白拿了五萬塊!包括星夜也是。
也可以想象,像大酒神這樣的頂級大佬,其出場費會是多少?
當然,以劉達飛的級別,他可還沒有資格,拿到任何的出場費,想要有所收益,就只能去爭奪賽事獎金。
更重要的是,此次賽事,也是一次試金石,如果連這樣的賽事,他都無法取得一個好成績,那么,他就更不談不上成為“職業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