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關鍵在于,他是該選擇“斧王”,還是“巨牙海民”。
前者是有著“獸人獵”的可能性,而后者,本身是野獸,能夠與獵人相配合,且是同時出現了兩個。
而在考慮之后,劉達飛是花費一個金幣,買下了“斧王”,但他也用剩下的一個金幣,買下了“巨牙海民”。
其原因,劉達飛認為,在這個時候,“體系”的重要性,還是要大于“英雄質量”。
或者說,在他還未明確自身發展路線的時候,盲目的去追求英雄質量,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從長遠的角度上看,是不合理的。
可又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在他拿下“斧王”的時候,其預感是毫無反應,可當他拿下了“巨牙海民”,其預感卻是給了他正面的反饋。
這樣一來,劉達飛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他是立即將“斧王”賣掉,轉而拿下了另一個“巨牙海民”。
也果然,就在接下來的第3回合,發牌員便是給他送來了第三個“巨牙海民”,且同時,還給了他兩個“卓爾游俠”。
由此,他是得以將其“卓爾游俠”與“巨牙海民”,都升至兩星。
而讓劉達飛感到非常疑惑的是,在之后的幾個回合,居然是跟上一局比賽一樣,除了“卓爾游俠”,發牌員便再沒有給他獵人英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達飛是不得不選擇其他英雄,來幫他渡過虛弱期。
與上一場比賽相同的是,在他選擇過渡陣容的時候,都是有意的,在為“獵人陣容”做準備。
而能夠與“獵人陣容”相配合的,也無非就是“野獸”與“亡靈”。
所以,當本局比賽進行到第11回合的時候,其陣容,就變成了兩星“卓爾游俠”、兩星“巨牙海民”、一星“狼人”、一星“死亡騎士”、一星“魚人守衛”,以及第二個兩星“卓爾游俠”。
另外,在其待合成區,還有一個兩星“巨牙海民”。
而在這個時候,觀眾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劉達飛當前的陣容,竟然與上一局比賽時的陣容,是如此的相似,幾乎一模一樣。
可面對這同樣的情景,主持人小熊,卻是保持著萬分的警惕。
“我們可以看到,大飛是再次拿出了,他在上一局比賽中,所使用過的這套‘野獸戰’加上‘獵人’的組合陣容。”
“但現在還不能確定,這到底是不是他的最終陣容路線,又或者,這只是過渡性的陣容。”
“而且,如果大飛選擇了轉型的話,他所能夠轉型的方向,還是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就比如純粹的‘野獸戰’,又或者是他之前使用過的‘6獵人’。”
“反正,以大飛的獨特思維,我們是很難判斷,他到底會如何抉擇。”
而從小熊的話語中,雖然他是一直保持著警惕,但卻也能夠聽出來,他大體上是覺得,劉達飛會選擇轉型。
只不過么,在轉型的方向上,他還不敢肯定而已。
事實上,小熊的猜測,是準確的,在劉達飛選擇了這套過渡性的陣容時,其內心的想法,就是要轉型的。
但這一局比賽,與之前的比賽,還是有所不同。
因為這一次,其“神秘預感”,可從來都沒有明確提示過他,要使用“6獵人”陣容,只不過是劉達飛自己這么想的而已。
可于此同時,其當前陣容當中的這六個英雄,卻全部都是得到了其預感的正面反饋!
換句話講,這一次,這套混合陣容,就是劉達飛的終極陣容,他不會再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