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劉達飛是有些不情不愿的,拿下了一個“發條技師”。
顯然的,對于“地精陣容”是否能夠適應當前的比賽環境,劉達飛是帶著深深的懷疑。
順便一提,在游戲前期的四個地精英雄當中,“地精伐木機”是絕對的核心,其次便是“發條技師”。
雖然說,“發條技師”與“修補匠”,以及“賞金獵人”,都是同為一費,但相對來講,“發條技師”卻是要更強一些。
一來是因為,它除了是“地精”之外,還擁有“工匠”職業,可以與“地精伐木機”相配合。
二來則是因為,相比于“修補匠”,“發條技師”的屬性是要更強一些。
由此,劉達飛才會在第一回合,同時出現三個一費地精英雄的情況下,選擇了“發條技師”,而不是其他兩個地精英雄。
另外,劉達飛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是不是應該使用“鎖定”,但他現在的確是不敢保證,之后就一定會使用“地精陣容”,所以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而在隨后的第2回合,發牌員所給出的五個英雄,分別是“小小”、“修補匠”、“蝙蝠騎士”,以及兩個“賞金獵人”。
在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抉擇性的問題,那就是,他到底是要拿兩個“賞金獵人”,還是說,分別拿一個“賞金獵人”與“修補匠”。
而如果是在之前的比賽當中,劉達飛或許還真得考慮一下。
此外,他或許還會對自己錯過了一個兩星的“賞金獵人”,而感到懊惱。
可在本局比賽當中,劉達飛卻是沒有糾結,或者說,他現在是沒有多余的心思,來注意這些細節問題。
也因此,他是頗為隨意的,選擇了第二個方案,分別拿下一個“賞金獵人”與“修補匠”,以先行觸發“3地精”羈絆效果。
而在接下來的第3、4回合,可以看到,他的運氣,其實是不錯的。
在這兩回合當中,他是拿到了兩個“地精伐木機”,外加一個“賞金獵人”與“發條技師”。
可對于這些,劉達飛依舊是不太在意。
他在意的是,其他選手,到底有沒有繼續在針對他。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劉達飛就已經注意到,他的擔憂,已經成真了。
在本局比賽當中,又是有且只有劉達飛一人,選擇使用了“地精陣容”,其他選手似乎是有意在避讓,避免與他選擇相同的陣容。
同時,在他們的待合成區內,已經是或多或少的,擺放著“地精英雄”。
這就說明,劉達飛是再一次,被其他選手所針對了。
更關鍵的是,也就是從這一回合開始,劉達飛的“地精陣容”,其發展速度便如一只蝸牛,極為緩慢。
而當本局比賽進行到第7回合的時候,劉達飛都才只有一個兩星的“發條技師”而已,其他三個地精英雄,都還是只有一星。
也毫無疑問,在他依靠著“3地精”的強勢,勉強贏下了前兩回合的對局之后,便是陷入了漫長的連敗當中。
在局勢如此不利的情況下,也可以想象,劉達飛肯定是有想過,是否可以轉型。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除非他愿意將其手中的地精英雄,全部賣掉,一切從頭開始,否則的話,其轉型是根本難以展開。
換個說法,在他使用了地精陣容之后,他就很難再進行“軟性”的轉型了。
而一旦他強行轉型了,那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必將遭受到更為猛烈的打擊。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發牌員是非常的不配合,根本就沒有給他轉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