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結果上來看,劉達飛的這套“神族”陣容,已經是顯示出了其強大的戰斗力。
可就劉達飛本人看來,這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僥幸。
其關鍵點,就在于,他目前的這套陣容,是太過依賴于“干擾者”的先手了,且他的對手,其實是有不少手段,可以限制住這一點。
就比如“人族”羈絆,直接“沉默”掉“干擾者”。
又比如采取分散式的站位,以防止被“靜態風暴”覆蓋到太多的英雄。
尤其是,劉達飛很清楚,能夠進入到“職業組”的選手,他們對于“刀塔自走棋”這款游戲的理解,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肯定是不會差的。
由此,當他們反應過來之后,等他們再次遇到劉達飛時,這些限制“干擾者”的措施,就一定會出現。
到時候,劉達飛再想依靠“干擾者”,來取得先手,可就沒有那么容易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他無法取得先手,在后手釋放技能的情況下,依靠其當前的陣容,他還能不能戰勝對手?
答案是能!但隨機性很大。
就在隨后的第33回合,本場比賽本來就只剩下這四名選手,所以,劉達飛是再次遇到了那個擁有完整“巨魔騎”陣容的對手。
也果然,對方是采取了應對措施,放棄了密集型站位,選擇了十分分散的陣型。
這樣一來,不僅他的“干擾者”是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也限制了其“精靈龍”、“蛇發女妖”等英雄的發揮。
而最后的結果么,劉達飛還是贏了,但與之前不同,這一次,他贏得非常艱難。
以至于,在戰斗結束的時候,他就只剩下一個“閃電幽魂”,實屬險勝!
而這就說明了,劉達飛的這套神族陣容不夠強,又或者,他的這套神族陣容,本身還不是最完善的。
幸運的是,這套陣容本來就是劉達飛自己想出來的,對于它的理解,自然是要比別人更加深刻一些。
同時,劉達飛也素有急智,反應很快。
也正是通過了這一次的對局,他便是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事實上,問題的根源,或者說,導致劉達飛之前未能及時發現其問題所在的點,就在于,他的“眾神之王”,是來的要比他想象中的更早了一些。
本來,在他的計劃當中,在30回合之前,他是不去奢望能夠得到“眾神之王”的。
如此一來,他所需要的“3法師”組合,就只能是依靠“水晶室女”、“閃電幽魂”與“精靈龍”。
可是,當他得到了“眾神之王”之后,其實,在它們這四個法師之中,就可以淘汰其中一個。
沒有任何疑問的是,可以被淘汰的英雄,肯定就是“精靈龍”。
至于說,要用什么英雄來代替,答案也并不難猜,因為他現在的問題,其實是很明顯的,就是缺乏輸出。
尤其是,像“精靈龍”這樣的脆皮英雄,只要的被對手取得了先手,那么,它就很有可能被對方秒掉。
換句話講,劉達飛現在需要的,一個AOE輸出能力強,且自身又不那么容易被對方秒殺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