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比賽日的最后兩場比賽,劉達飛是完全沒有給其他選手機會,頗為從容的拿下了勝利。
這樣一來,他所得到的積分,已經是與其他選手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雖然說,他現在還存在著理論上的出局可能性,但只要他在第二天的比賽當中,隨便再拿點分數,那么,這一點理論上出局的可能性,也會隨之消失。
簡而言之,對劉達飛來說,從小組賽中出現,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了。
關鍵的是,他在今天比賽中的表現,基本上是符合了其“自走棋第一人”的名頭,算是名符其實。
那自然的,所有質疑,都已消失不見。
當然,或許是只需要一場比賽的失利,它們便隨時都可能會死灰復燃,只不過么,劉達飛是想得很清楚,對此不甚在意。
而在第二個比賽日,劉達飛的表現,并不是特別出色,在總共六場比賽當中,他是只拿到了一次吃雞,其他幾場比賽,都只是處于中上游。
可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卻是沒有人再對他指手畫腳。
或許是因為,在總積分上,他還是拿到了第一名,并以A組第一名的成績,晉級到了16強。
并且,他所獲得的總積分,依然是要遠超第二名。
至于說,為什么他會表現不佳,原因并不難猜,在這六局的比賽中,他都是沒能觸發其預感。
這一點,也是再次印證了他此前的猜測,那就是,其“神秘預感”的觸發條件,肯定與他目前所處的局勢有關。
在他已經基本確定可以從其小組中出現,包括他自身心態也比較放松的情況下,“神秘預感”是更加難以觸發。
順便一提,在這兩天的小組賽中,“豬大王”是發揮不佳,最終也沒能獲得晉級名額,且總積分是只排在了A組的倒數第二名。
好在么,“豬大王”的心態還是保持得不錯,又或者是對此結果早有預料,到是沒有因此而發飆。
而當比賽來到了第三個比賽日,劉達飛的心態,自然是有所不同。
尤其是,他很清楚,在經過了上一輪的篩選之后,能夠留存下來的選手,要么就是運氣特別好,要么就是技術過硬的選手。
這樣一來,比賽的競爭性,肯定會加強至少一個檔次,容不得他有半點松懈。
依舊是下午兩點,第一局比賽,正式開始。
第1回合,發牌員所給出的五個英雄,分別是“食人魔魔法師”、“賞金獵人”、“發條技師”,以及兩個“巨牙海民”。
劉達飛按例對這五個英雄進行了測試,但并未觸發其預感。
而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后,劉達飛是選擇了“巨牙海民”。
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妥協后的選擇,因為“巨牙海民”本身雖然是屬于戰士,但卻并非是戰士陣容的核心。
換句話講,劉達飛選擇留下“巨牙海民”,其主要的考慮因素,并非是陣容體系。
事實是正好相反,其關鍵因素就在于,“巨牙海民”是一個比較百搭的英雄,他可以在前中期,搭配很多陣容。
不管是組成“3戰士”還是“雙野獸”,又或者是將其升級到兩星,單獨作為一個前排肉盾,它的作用與實力,都還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