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過程中,大明王朝一直冷眼旁觀,沒有出兵干預,認為只是一群野人在小打小鬧罷了,即便后金政權建立了,依舊沒引起大明王朝的重視,認為努爾哈赤就像是一只小貓,只要賞賜一些財物,它就會乖乖聽話的!
很可惜,大錯特錯了!
萬歷四十六年正月,努爾哈赤趁大明朝廷黨爭激烈、防務松弛的時機,發布‘七大恨’檄文,出兵襲占撫順、清河等城池,俘獲人口、牲畜三十余萬,財物不計其數,全遼為之震動!
到了這一步,大明王朝的統治者們才明白過來,盤踞東北的努爾哈赤,不是一只溫順的小貓,而是一頭兇猛彪悍、尖牙利爪的猛虎!
就連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也感到事態嚴重了,一面頒布圣旨,全國各省的田地(貴州除外,地瘠民窮),每畝增加三厘五毫賦稅,共得二百余萬兩白銀,全部充做軍餉之用!
一面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持遼東軍政事物,并從川、甘、浙、閩等省、以及九邊各鎮抽調精兵八萬六千多人,加上葉赫部一萬人,朝鮮軍一萬三千人,總計十一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于今年的二月二十一日在遼陽誓師,分四路向女真人發起了進攻,誓要蕩平敵巢、以振國威!
“非是愚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要知道,女真兵馬雖少,卻常年縱橫山野之間,與飛禽走獸為伍,忍饑受凍,亡命搏殺,又慣用長槍重刀、強弓硬弩,其戰力相當強悍!
我大明軍隊人馬雖眾,卻是多處抽調而來,尚未整合成一體,就倉促發起了進攻,兵不識將,將不知兵,又不熟悉地形,戰力必然大打折扣!
楊鎬做過兵部侍郎不假,實乃一介白面書生,雖好談兵,卻不知兵,又喜建功立業,讓他指揮遼東戰事,只怕會輕敵冒進啊!
唉,朝廷若肯早聽我言,提前防備女真人,豈會有今日之亂?”
孫承宗雖是科舉出身,卻對軍事有著濃厚興趣,早在青年時期,就喜歡四處游走、指點山川,還經常和邊關老兵交談,詢問一些邊關防務問題,對遼東的情況也比較了解!
早在萬歷三十五年,他就多次上奏朝廷:‘奴兒赤(努爾哈赤)者,建州之黠酋也,麾下驍騎已盈數萬,猶如猛虎伏于側也,朝廷倘不察之,則遼東邊事危矣!
不如趁奴兒赤朝貢之際,扣留京師,賜予爵位,以富貴消磨其志,再令其諸子分領部眾,各建營帳,以分其勢,以散其兵,如此遼東穩如泰山矣!’
很可惜,孫承宗多次上奏,并未引起皇帝以及內閣重臣們的重視,這才導致了遼東之禍!
…………
“嗯,出什么事了?”
“有個少年人,在祭臺前手舞足蹈的,他在干什么?”
“不要亂動,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