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后統計,大明軍共陣亡道、鎮、副、協、參、游、都司、通判、守備各級軍官三百一十余名,陣亡軍丁四萬五千八百七十余名,損失馬、騾、駱駝兩萬八千六百余匹,損失火銃、火炮一萬余支,其余輜重不計其數!
另折損朝鮮軍一萬三千余人,葉赫部騎兵兩千余人!
也難怪楊鶴、孫承宗大驚失色了,這次征討遼東,大明朝廷抽調川、甘、浙、閩各省、以及九邊重鎮的精銳人馬,再上朝鮮、葉赫兩部援兵,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物資保障也比較充足,滿以為必能取勝,一舉蕩平女真人巢穴呢!
沒想到事與愿違,立國兩百余年的大明,竟然敗給了剛剛崛起的女真,短短幾天時間,三路人馬覆滅,精兵猛將折損數萬,物資損失不計其數!
這一場慘敗之后,大明朝在遼東再無抵御之兵,開原、鐵嶺、沈陽、遼陽這些重鎮,就直接暴露在女真人的鐵蹄彎刀下了。
遼東乃是燕京之肩,一旦遼東各鎮失守,女真鐵蹄就能直搗山海關,大明王朝的都城可就岌岌可危了!
“遼東戰敗,天下震動,我等決不能袖手旁觀,老夫這就上奏朝廷,派大員整飭遼東防務,將女真人擋在國門之外,以免戰火蔓延至京畿,稚繩兄啊,這個重任非你莫屬了!”
“朝廷若是肯用,愚兄義不容辭,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我大明金甌無缺,就怕朝廷不肯啟用愚兄啊!”
“稚繩兄放心,我當聯絡朝中同僚,一起上奏陛下,委派稚繩兄擔任遼東經略,若是陛下不肯的話,我們就復奏、三奏、再奏之!”
“唉,但愿如此吧!”
因為爭國本之事,萬歷皇帝非常厭惡東林黨,只要是東林黨中人,一律不予重用,而孫承宗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孫承宗很擔心,就算是群臣一起上奏,皇帝也不會批準的,何況這位大明天子,已經二十多年不上朝了,內閣首輔見他一面都難,更別說御前進諫了!
“欸,人呢?”
“算了吧,咱們先回府衙,救濟災民之事要緊,攘外必先安內,內患不解決,又如何掃除外亂呢!”
“也好!”
商議妥當之后,孫承宗抬頭觀看,卻發現儀式已經結束了,那個少年郎也不見了,人群開始離開龍王廟,都到城北去領取糧食了。
想在數萬人當中,找到一個不知名姓的少年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一般,孫承宗正憂心國事呢,實在無暇他顧了,于是放棄了尋找,與楊鶴一起返回府衙,商議遼東的事情去了!
畢竟與國家大事相比,一個少年人根本不算什么,前者是驚濤駭浪,后者只是浪潮中一只小蝦罷了!
多年以后,孫承宗才知道,自己犯了彌天大錯,自己放走的不是小蝦,而是一條翻江倒海的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