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臨頭之際,別人全都掉了腦袋,反倒是一向木訥的王林,提前預感到大事不妙,悄悄的溜之大吉了!
而且王林知道,朝廷一定會發下海捕公文,滿天下的捉拿自己,自己逃到那里也不安全!
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燈下黑’的原理,就在離京城不遠的河間府定居下來,甚至連名字都沒換,居然真的平安過關了,之后又娶妻生子,一直活到了八十歲!
之前的銀腰牌、飛魚服,都是王林當錦衣衛千戶時用過的,正是憑著這點職權,他才能未雨綢繆,提前在河間府弄好了避難所,并弄了一份戶籍,這才巧妙過關的!
金絲軟甲、紫薇軟劍則是王林逃跑之時,從王振府邸里順出來的,王振則是從皇宮里順出來的,而它們原來的主人是--永樂大帝!
從皇宮里順東西,還是永樂皇帝的遺物,王振真是膽大包天啊!
另外嗎,信中還提到一件事,王振不但嗜賭成性,還極為的貪財,利用職權之便,遍受賄賂,大肆貪污,家中財富越來越多,僅金銀珠寶就有六十多庫!
看清楚了,不是六十多箱,也不是六十多車,而是六十多庫,倉庫的庫!
王振生性狡黠,知道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道理,擔心自己一旦失去權勢,保不住搜刮來的億萬家財,于是借著大軍出征之際,把這些金銀珠寶裝了一千多車,混在糧草輜重隊伍中,悄悄的運回蔚州老家,找個地方藏匿起來了。
或者說,王振為了偷運這些金銀珠寶,才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的,又為了隱藏這些金銀珠寶,耽誤了大軍的行動速度,這才導致了土木堡之敗,差點斷送了大明江山!
信中還說了,藏好金銀珠寶之后,王振為了防止泄密,把負責押運的人全部滅口了,又把負責滅口的人也給滅口了。
而后把藏寶地點,刻在了一面銅鏡上,并分成了四片,王振自己保存一片,余者交給了幾位血親,作為王氏家族的底蘊!
那枚奇怪的銅片,就是其中之一,由王林負責保管的,他畢竟是王振的親侄子,忠誠上決無問題!
“嘶!嘶!”
看完書信之后,薛羽不禁連吸幾口冷氣,我的個乖乖啊,六十多庫的金銀珠寶,絕對是驚天之富了。
這要是能夠找到,別說養活二十幾個孩子了,就是救濟北直隸的幾十萬災民也綽綽有余了!
問題是,怎么找到這筆寶藏呢?
薛羽拿起銅片,反復研究了半天,可僅憑一個福字,加上一堆抽象的花紋,實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估計只有四枚銅片湊齊,才能找到寶藏的埋藏地點,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往事早已煙消云散,鬼知道另外三枚銅片,落入誰的手中了呢?
無奈之下,薛羽把金絲軟甲、紫薇軟劍、銅片,重新放回了寶盒之中,又把上面的羅盤打亂了,藏回了神像后面的暗洞里!
那封書信則投入火堆中,任其化成了灰燼,而上面的秘密,從此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了!
沒辦法,這些東西太敏感了,若是泄露了出去,恐怕會引來殺身之禍!
王林也知道這一點,這才不惜重金,請人打制了這個羅盤寶盒,并把金絲軟甲、紫薇軟劍,以及書信密封其中,作為傳家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