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薛羽苦笑著搖了搖頭,人力有時而窮,自己真的沒辦法了,除非放棄道德底線,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
即便如此,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弄到糧食,可是災民們虛弱至極,隨時可能有人餓死掉,他們已經等不及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遠處傳來了一陣喧鬧聲……
“舍粥了、舍粥了,大家快來喝粥啊!”
“什么,有人舍粥,太好了!”
杞縣城門外,在一名白發老者的指揮下,上百名青衣家丁支起了鍋灶,熬煮著又稠又濃的小米粥,旁邊還有蒸好的饅頭、大餅、花卷……用大號的笸籮盛放著!
后面還插了一面大旗,上書四個大字:李家義賑!
《禮記》有云:君子不食嗟來之食,意思是做人要有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那怕餓死也不打破這個原則。
這話也就是說說而已,人真餓的眼睛發紅之時,別說是嗟來之食了,掉在地上的飯都能吃。
包括張小旗官在內,人們瘋了似的沖向了粥棚,周圍的十幾支災民隊伍,也都蜂擁過來了,爭搶著施舍的食物,人只有吃飽喝足了,才有精力思考別的事情!
…………
“薛小兄弟,小旗官請你過去一趟,有大事商議!
“大事,好!”
“這邊走!
薛羽的本領不錯,搶了一大碗小米粥,還有六個白面饅頭,正在狼吞虎咽呢,一名士卒走到身邊,附身低語了幾句!
薛羽點了點頭,向小鼠、百花蛇幾人使個眼色,而后一邊啃著饅頭,一邊隨著士卒轉了幾個大彎,來到了一個土坡下面!
只見張小旗居中而坐,幾名士卒站在旁邊,胡鐵匠則坐在一旁,幾名潑皮無賴也站在旁邊!
可以說,這支隊伍里最強壯、最剽悍的男人都在這里了,這里距離宿營地又遠,說什么不會被人偷聽,是個商量事情的好地方!
“薛小兄弟,請坐!”
“謝了!”
薛羽還是個少年,可這一路走過來,憑著聰明的頭腦、強悍的作風,贏得了眾人的認可和尊敬,因此把他也給請來了。
至于請來的目的,薛羽隱約猜到了幾分--大事不妙啊!
“本官無能,領著大家千里遠行,沒想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今咱們即沒有錢、也沒有糧,繼續走下去,肯定會餓死在半路上!
不如就地解散,大家各尋出路去吧,至于是生是死,全憑各人的造化了!”
張小旗已經盡力了,可他的確沒有能力,把這支隊伍帶到陜西了,與其餓死在路上,不如自行散去,這樣或許還能活下幾個!
聽說隊伍要解散了,眾人的臉色一片鐵青,如今這種情況,那里還有出路可尋啊?
擺在災民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了,一是活活餓死,二是淪為賊寇!
因為災情太嚴重了,河南很多地方發生了民變,攔路搶劫者有之,掠奪大戶人家者有之,殺死官吏者亦有之!
不過嗎,這些民變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還無法形成氣候,很快就被地方駐軍鎮壓了,各處州、府、縣天天立法場,砍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