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來的文人們,常為自己的書房起齋號,不僅是附庸風雅,更是一種精神意志的體現,用以寄情名志,或者自勉!
比如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他的書齋取名‘陋室’,其內布置的樸素簡陋,但是劉禹錫卻在這里,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陋室銘》。
他還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大儒揚雄的‘云亭’相提并論。
還有南宋大詩人陸游,他的書齋題名‘老學庵’,取自‘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以此激勵自己要活到老、學到老!
這位李公子的小樓,以‘入夢’二字為名,顯然也是有深意的,就不知他借用了誰的詩句?
是李煜的:‘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還是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來源不同,內涵也截然不同,前者是亡國之君的靡靡之音,后者則是愛國詩人的一腔熱血報復!
進入小樓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成排的紅木書架,上面整齊碼放著書籍,起碼有上萬卷之多,并按照經、史、子、集進行了分類。
薛羽也是愛書之人,前世除了參觀博物館,就是逛大小書市了,此時見到這么多書籍,不禁眼前一亮,并隨手抽出幾本來觀看!
“歐陽修、范鎮合撰的《新唐書》,是南宋光宗-紹熙年間刊刻的,最古老的十四行本,好東西啊!”
“我的乖乖,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北宋-元祐七年刊印的版本,后世已經失傳了!”
“天啊,還有《史記》,是唐代的手抄本,獨一無二,價值連城!”
……
李公子的藏書不但數量多,有的還是珍本、善本、孤本,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隨便拿出一本來,別說換一套別墅了,就是換一個小區都綽綽有余了。
看的薛羽直流口水,很想趁機順走幾本,感覺又有點不合適,自己是來救人的,又不是來偷書的!
只好咬著牙,把已經塞進懷里的一本《太公六韜》,又放回了書架上!
這位李公子在經、史、子、集之余,還收藏了不少的兵書,上面還有密密麻麻的親筆批注,肯定是用心鉆研過的!
這就奇怪了,一個出身官宦之家的公子哥,應該勤讀四書五經,以后來個金榜題名才對,他沒事看兵書做什么?
難道說,還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志向嗎?
薛羽在一樓仔細查看著,除了滿架的書籍,就是名人字畫、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了,雖然其中不乏一些精品、珍品,卻與李公子中毒毫無關系!
于是讓書童引路,又來到了小樓第二層,這里的布局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