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的有家族長輩,有親朋好友,紛紛的提出了建議,并分成了兩大派:
一派認為,應該取博鴻、浩秉、哲誠……這類文雅又有內涵的名字,才符合李家的傳統!
另一派認為,還是石頭、柱子、狗剩子……這樣的賤名更好,因為取賤名,好活命!
“李公子是本縣最年輕的秀才,以后還要中舉人、中進士,頭戴烏紗,位列朝堂,必須取一個文雅的名字!”
“好名字有什么用,既不當吃,又不當喝的,還是賤名好活命,活著比什么都強!”
“堂堂李家公子,豈能叫石頭、狗剩子呢?”
“狗剩子怎么了,咱們開國的太祖爺,還叫過朱重八呢,也沒比狗剩子強多少,還不是照樣打天下、做皇帝!”
……
兩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執不下,而最后的決定權,自然在李老爺手中了!
老子給兒子起名字,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問題是,李精白也很為難,作為一個父親,自然希望兒子健康長壽了,可用石頭、狗剩子這樣的名字,也實在太不雅觀了!
想起個文雅的名字吧,又怕折了兒子的壽數,這可如何是好呢?
“有了,來人啊,取筆墨紙硯來!”
“是!”
不愧是翰林出身,一肚子都是學問,李精白轉了幾圈之后,突然的兩眼放光,想到了一個好名字!
很快的,文房四寶取來了,李精白提筆在手,龍飛鳳舞的寫下兩個大字:李巖!
巖者,高大,山峰之意也,李白的詩中有云:‘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再簡單一點,巖者,就是石頭塊子的意思!
如此一來,就把文雅、樸實二者兼顧之了,李巖,的確是個好名字!
“好名字,真是個好名字,李老爺果然是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啊!”
“貴公子得了新名字,日后必能一生平安,富貴榮華,早日金榜題名!”
這個新名字,受到了親朋好友們的一致認可,紛紛的舉杯恭賀,順便稱贊了李精白一遍!
李精白也是洋洋得意,一面派人到后面去,告訴兒子一聲,他有新的名字了。
一面請老族長取出族譜,把上面的名字修改了,之后還要到官府去,把戶籍上的名字也修改了!
從此以后,李信就消失不見了,一個叫李巖的人橫空出世!
取了個好名字,自然要慶祝一番了,原來的殘席撤下去,換上新的美酒美食,大家開懷暢飲、不醉不歸!
“李公子……李巖,是他嗎?”
另一邊,薛羽卻是目瞪口呆,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剛剛救活的俊美少年,竟然變成了李巖!
這個名字,讓他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在明末歷史上叱咤風云、大名鼎鼎的人!
一個足智多謀、有王佐之才的人!
同樣的,也是一個可悲的人!
難道說,他就是那個李巖,又或者,只是同名同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