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周星池的代表作之一。
這部片子帶有很濃的自傳色彩,對周星池有著特殊的意義,難怪他會親自去日本見配樂師。
林海一開始是這么想的。
不過當周星池介紹完身旁女人的身份,林海發現原因或許沒有這么單純。
這個被林海誤會成翻譯的女人名叫胡素鈴,是影片制作人。
通常情況下,制作人的地位是高過導演的,不過導演若是名氣夠大,也可以反客為主。
不管誰壓誰一頭,正常情況下都是制作人主外,導演主內。
像聯系配樂師這種事,一般制作人出面就足夠了,達成合作意向后,配樂師才會和導演面談。
除非這個配樂師很大牌。
林海開玩笑的問道:“你們請了誰?喜多郎?”
胡素鈴說道:“不是喜多郎,是日向大介。”
好吧,雖然不及喜多郎地位崇高,但也不是什么阿貓阿狗。
日向大介是Cag樂團的領隊,這個樂團不公開表演,而是從事日劇配樂工作,代表作是前年的《悠長假期》和去年的《戀愛世紀》。
這兩部劇由“大神”木村拓哉主演,和《東京愛情故事》并稱90年代三大經典愛情劇,也是很多中國人的日劇啟蒙。
順帶一提,《東愛》的配樂師日向敏文,正是日向大介的哥哥。
“日向大介好像不是很傲慢的人吧?”
林海上輩子正式出道的時候,日向大介已經移居美國,對他的人品并不了解。
“不是這樣的……”胡素鈴有些尷尬的說:“之前就談妥了,不過,日本作曲家的要價有點高……”
“咳咳。”周星池一聲咳嗽打斷了胡素鈴的話。
好吧,雖然只有只字片語,但是林海大體明白怎么回事了。
看來是星爺的摳門性格又發作了。
在《喜劇之王》之前,周星池的電影都不太重視配樂——配樂和主題曲是兩碼事。《喜劇之王》是他向獨立執導轉型的作品,從這部片子開始,周星池開始真正重視起影片配樂。
請當紅的日本作曲家來配樂,顯然是為了影片質量考慮,不過日本作曲家的價碼是很高的,周星池此去日本,估計是感到后悔,打算討價還價。
從兩人的表情來看,討價還價顯然失敗了。
林海不想在這件事上發表意見。
配樂看著簡單,實際上并不容易,上輩子看《喜劇之王》的時候,他沒關注過配樂師,但是音樂本身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現在把作品和作曲家對上號,林海覺得不管日向大介最后收了多少錢,至少沒有敷衍了事。
好歹是入圍過格萊美獎的音樂人,不可能拿職業前途開玩笑。
周星池卻有些耿耿于懷,說道:“這些日本人要錢太狠了,以后再也不請他們了……”
林海感到好笑,仔細想想,周星池后來真就再沒請過國外配樂師。
周星池抱怨了一通,好奇的問:“你給《東京之眼》配樂,收了多少錢?”
“我也不清楚,是我的經紀人負責的。”
林海打起了馬虎眼。
談錢傷感情。說高了會被人討厭,說低了……林海真怕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