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表現的如此特立獨行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為了磨煉演技。
是的,從林海戴上眼鏡的那一刻起,他就進入了表演狀態。他將要飾演的菊地善人是一個學霸,那么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去扮演一個生人勿進的學霸。
林海沒有嚴格按照漫畫中的設定去演,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神似,是希望能夠通過周圍同學的反應,來檢視自己演技的問題。
林海覺得,如果能夠騙過這些接受過一定表演培訓的學生,那么至少可以向觀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至于說跟金城武拼演技?且不說菊地善人這個角色本身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單純從表演經驗等方面來看,他都是遠不及金城武的。
金城武畢竟是王家衛調教出來的,電影演過好幾部,而他林海,只不過在一些電視劇中跑過龍套罷了。
當然,若是比音樂,林海自信能甩票友級別的金城武八條街。
除了磨煉演技,林海擺出一副冷臉也是為了少說話。
前天和大島曉美的談話給他提了個醒,他已經不是一個月前那個默默無聞的少年了,虛假身份如同懸在頭頂的尖刀,由不得他不謹慎。
言多必失,林海決定在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之前,盡量回避談及身份問題。
……
上課時,林海一直寫寫劃劃,深田恭子時不時偷看一眼,很好奇他在寫些什么。
好不容易熬到下課,河目老師剛走,她就湊了上來。
“你在寫什么?”
深田恭子俯身過來,好奇的看林海的本子。
林海被猛然貼上來的一對球狀物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后仰,整個人差點翻過去。
傻恭對自己給人造成的困擾毫無所覺,看著林海密密麻麻的筆記,貓一樣瞪大了眼:“你還懂漢語嗎?”
“是的。”
“哇,你好厲害!”
林海看著劇烈跳動的球狀物,心想,你也好厲害。
……
說起來,別看日語里有很多漢字,日本人學習漢語,卻要比學習西方語種更費勁。
眾所周知,學習外語最重要的是語感,而日本雖然長期沿用漢字,但是語言習慣和發音卻不屬于漢藏語系。
關于日語的歸屬,學界直到多年以后依舊爭論不休。較為主流的觀點是以阿爾泰語系為主,雜糅其他語系的語言混合而成。
“阿爾泰”,是蒙古語,意為"金",以綿亙于中、蒙、俄邊境的阿爾泰山得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測,在遠古時期,日本列島和東北亞大陸是連通的,那時,遠古蒙古人經過長途跋涉,抵達日本并定居下來,同時也把語言帶到了這里。
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的研究也印證了這個說法——在日本北部遠古遺跡遠遠多于南部,同時,古代日本人身材矮小,這一點和蒙古人的特征也是相吻合的。
至于徐福是日本人祖先這一說法,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
從時間來看,徐福東渡時,日本已經度過繩紋時代,進入了彌生時代,原住民數量遠不是幾千
(本章未完,請翻頁)
號人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