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學校本身就混混云集,而武藏圣林中學并沒有那種暴力氛圍,學生們主要是心理問題,繼續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就站不住腳了。如果要體現鬼冢的暴走組經歷對他的影響,還不如采用‘騎著大馬力摩托進校園’這種直觀的出場方式。”
游川和彥若有所思,沒有再打斷林海。
林海一口氣將剩下兩個問題說完。
“第二個問題。2年4班是以相澤雅、村井國夫和菊地善人三人為首,特別是相澤雅,她才是最執著于趕走班主任的。那么問題來了,鬼冢成為2年4班的班主任后,最先對他出手的,卻是不那么重要的水樹奈奈子,這是不和邏輯的……第三個問題。漫畫本身是熱血加搞笑的作品,但是這個劇本在熱血和搞笑方面,力度都有些弱。”
游川和彥聽完,問道:“那你覺得應該怎么改?”
“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只需要做到一點,那就是加大‘夸張’的力度……”
……
林海的整體思路,是借鑒2012年版的《GTO》,并融合進1998版。
可能了解兩部劇的人會感到不解——2012版的評價不是遠遠不如1998版嗎?
事實上,2012版固然有瑕疵,但是網絡上對它的評價是有失公允的。
歸根結底,這是老觀眾們的情懷作祟罷了。
舉個例子。
后世的網絡上流傳過一幅圖,上面是四個版本的小龍女,做圖的人給四人分別打上了標簽——李偌彤:正品;劉藝菲:高仿;陳妍兮:特價;賈玲玲:清倉。
一言以蔽之,一代不如一代。
……
老觀眾的情懷是最讓翻拍者頭疼的事情,老觀眾們往往不會注意新劇的閃光點,只需要一句“毀我童年”,就能將新劇打入冷宮。
然而林海現在不需要發愁這件事,1998版《GTO》都還沒影呢。
平心而論,兩個版本的《GTO》,主角演技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反町隆史占了先入為主的優勢罷了。
順帶一提,這兩位主演的人生高光,都和結婚有關。
反町隆史后來迎娶松島菜菜子,光是婚禮轉播權就賣了兩億円,兩人的結合更是被日本媒體稱作“世紀婚禮”。
至于2012版的主角AKIRA(黑澤良平)——你只要知道他娶了志玲姐姐就夠了。
拋開演技不談,2012版是有許多閃光點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表現手法更夸張。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漫畫原著的鬼冢英吉,是黃頭發;反町隆史版是黑頭發;AKIRA版,則是黃頭發。
看上去只是造型問題,實際上反映了“漫改劇”的理念變化。
1998版,導演追求的是“現實合理性”——日本教師是嚴禁染發的,甚至就連女教師的發型,都有很嚴格的要求;而2012版,采用了和漫畫一樣的夸張人設,雖然違背常理,但是藝術沖擊力是更強的。
除了服裝造型,2012在劇情編排上,夸張的力度也較大,比如加入了打斗場面——現實中的老師,如果真跟人干架,那恐怕不止被開除那么簡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