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有一部電視劇叫《半沢直樹》。
這部被稱作日本的《人民的名義》的電視劇,憑借著堺雅人、香川照之等老戲骨的精湛表演、電影般的精良制作,以及“下克上”的精神內核,一舉創造了平成年代的最高單集收視率。一句“以牙還牙,加倍奉還”,更是在工薪族中引發了廣泛共鳴。
然而,在有著“日劇奧斯卡”之稱的日劇學院賞上,這部戲卻被全面吊打,無論觀眾票、記者票還是審查員票,《半沢直樹》都只能屈居第二。
排第一的電視劇名叫《海女》。
……
來到久慈后,林海一直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現在他終于意識到這種感覺從何而來,這里不正是《海女》的取景地嗎!
因為工作的關系,林海鮮有安穩坐在電視前吃著早點觀看晨間劇的機會,一共156集的電視劇,滿打滿算看過不到十集,以至于直到此刻,記憶和現實才接續上。
勾起他回憶的,就是他的母親身上穿的衣服。
飛白花紋褂子,北方海女特有的服飾。
……
“海女是什么?”
深田恭子是城市里的孩子,對“海女”這個詞充滿好奇。
旁邊的大媽解釋起來。
北三陸地區的男性,大多是遠洋漁業的漁民,一年中只有十多天時間在家,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一家之主不在的時候,守護家庭、維持生計就是女性的任務,而近海打撈,就是她們的主要工作。
海女早先的工作主要是采集珍珠貝,不過到了近代,由于珍珠養殖業的發展,從事采貝工作的海女越來越少,現如今,全日本也只剩幾千人。
“每年七月一號開始,直到夏天結束前,大家下水時都會換上飛白花紋褂子。”
“為什么呢?傳統嗎?”
“說傳統倒也沒錯啦。”大媽說著話鋒一轉:“不過主要原因是七月一號海水浴場會開放,有很多觀光客會特地過來看北方海女呢……”
“觀光客?”
恭子左右看看,沒看到有游客的蹤影。
“她說的都是老黃歷了。”
另一個大媽說道:“你知道今年到現在為止來了幾個游客嗎?零人哦。”
“嗟!”
恭子吃驚的叫道,不經意間,居然用上了袖濱方言。
“就是這樣。我昨天還去觀光協會看過,今年開海后,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游客,還是個過來挖琥珀的大學教授。”
大媽說著嘆了口氣:“別看現在是夏天,白天的水溫也只有十五度左右,沒有觀光客,特產賣不出去,現在也只有秋子每天還堅持下水……”
“特產?是珍珠嗎?”
“是海膽哦。”
順著臺階走上防波堤的松川秋子回答著,走上前來,將一個海膽遞到恭子面前。
“要吃嗎?”
她嘴上問著,不等恭子回答,直接用海膽剪把海膽剪開,不由分說的遞給恭子,說道:“吃吧!”
恭子順從的接過海膽,有手指挑著,吃了一口。
“怎么樣?”秋子問道。
恭子感受著味蕾炸裂的感覺,笑眼彎彎的叫道:“好吃!”
“要不要再來一個?”
秋子笑著,從腰間掛的網兜里又掏出一個海膽。
……
“啊,吃不下了……”
恭子說著,打了個飽嗝,摸著肚子一臉滿足。
“嗟!好厲害的孩子啊,一口氣吃了八個呢!”
“都說喜歡海膽的人最貪杯,這孩子將來酒量一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