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會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華夏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幾十分之一,是典型的“低智商社會”,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這句話估計會讓很多愛國人士極度不適。
這里姑且不說單憑閱讀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是否靠譜,看過這本書的人會發現,在大前研一看來,2010年前后的日本也進入了“低智商社會”。
讓大前研一產生“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國民閱讀量的下滑。
在2010年,日本成年人年均閱讀量在20本書左右不包括漫畫,居亞洲首位,是華夏的五倍,韓國的兩倍。看上去還不錯,然而對比十多年前,這個數字縮水將近一半。
截止1997年,日本人的年均閱讀量接近40本,僅次于以色列、俄羅斯、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是名副其實的讀書大國。
然而也正是從1997年開始,日本出版業迎來了自二戰后的首次負增長,全年出版物營銷總額比上一年減少了07。
而到了1998年上半年,下滑更加明顯,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7,特別是今年六月,夏季書刊退貨率一度高達50。
這可把日本出版界急壞了。
其實早在三月份,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取委就發表了“關于出版物定價制度的解決方案”,在出版物統一定價制之外,允許經銷者根據情況采用諸如限時特價、折扣定價等定價方式,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激活圖書市場。然而圖書市場上半年的表現證明這項舉措并沒有發揮多大作用。
于是,到了七月,以出版社為中心的“日本讀書促進活動協會”成立了,希望聯合起來商討對策。
出版社在掙扎求存,而書店也沒閑著,林海受邀前往紀伊國屋,就是去商談新書發布的事。
紀伊國屋書店是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在日本有多達五十多家分店,在海外也有多家分店。
紀伊國屋在新宿有兩家店,一家是1996年開業的南口店,另一家則是位于新宿三丁目的總店因為臨近新宿站東口,又叫東口店。
這家老店始于1927年,當時只是一棟兩層木樓,1945年被戰火焚毀后,由日本現代建筑界的領軍人物前川國男操刀設計,于六十年代建成了一座地上九層、地下兩層的大型建筑。
以上兩家店,合計藏書超過兩百萬冊,數量稱霸首都圈,號稱沒有買不到的書。
對于愛書之人來說,紀伊國屋總店無疑是個好去處,而對于一個新人作家來說,能夠受邀商談書籍發布事宜,無疑是莫大的榮幸。
村上春樹當年可沒有這個待遇。
說起來,村上春樹上大學的時候,就曾在附近一間餐廳打工,在挪威的森林和1q84里,也特意提到主角常去紀伊國屋。
能見里香開車將林海送到紀伊國屋。
為什么不乘地鐵
開玩笑,以林海如今的熱度,要是敢隨隨便便出現在公眾場合,恐怕手掌都會被搓掉一層皮。
說起來讓人哭笑不得,根據讀賣新聞在東京街頭做的調查,林海目前是“大眾最想遇到的藝人”的榜首。
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林海身上有“神明加護”,和他握手會帶來好運氣。
是的,你沒聽錯,日本人就是這么迷信。
或者說好奇心太強
就連后來擔任東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年輕時都曾專門組織探險隊去尋找尼斯湖水怪,普通人把林海當成吉祥物,似乎也不奇怪
總而言之,為了不引人注意,兩人都做了精心偽裝。
然而還沒進門,林海就被認了出來。
認出他的是一名身著職業套裝的年輕女性,她主動迎上前來,行禮道“林君,感謝你的到訪,請隨我來。”
看上去是書店方面安排的接待人員。
跟著對方走進員工專用電梯,林海忍不住問道“你是怎么認出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