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夭,她就是這種女人,美的妖異,美的邪氣,美的讓人畏懼。”
“當時的衛夭是衛國那個弒君者的未婚妻,從小就美名遠播,愛慕者不計其數,弒君者之所以這么做,似乎是因為當時的衛國國君想要強奪衛夭,為了美人血濺五步并不罕見。”
“弒君者死后,當時還是吳國太子的章臺見到了這位遺孀。很難形容當時初見的場景,但有一點確定無疑,吳國太子初見衛夭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為此,吳國太子大獻殷勤,不但放過了原本株連的許多衛國人,還有意讓衛夭的家族成為衛國統治者,只為博美人一笑。”
“后來,魏國的大軍也趕到了。”
“統帥魏軍的白俁豐神俊朗,膽色過人,對女色向來是不屑一顧,但這一次,他也淪陷了。”
“猶記當年初見,白俁騎著白馬,帶領著魏國甲兵入城,在接風的宴會上,他見到了一襲白衣,如梨花在水中的倒影一般清淺的衛夭,白俁正好看到一只素手輕拈著一朵花放到鼻下輕嗅,月色下美人如夢如幻,一顰一笑就讓白俁沉淪其中。”
“接下來就是圍繞衛夭的歸屬而展開的激烈爭斗,一個是吳國的太子,一個是魏國的將星,兩人一開始的爭斗尚有克制,但后來隨著事態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吳國太子果敢英武,直接將衛夭搶回吳國,并準備迎娶為正妃。白俁雖然同樣癡心衛夭,但也不想挑起兩國戰火,于是輕裝簡從,冒險潛入吳國,準備營救衛夭。”
“這時,吳國國君聽說兒子準備成親,于是召見了這位準兒媳。很快,吳國國君也淪陷了。”
“橫刀奪愛,吳國國君直接強納衛夭為妃,同時賜給太子珠寶美人,充盈宮室,以表愧意。”
“太子聽聞這個消息,勃然大怒,直接帶兵攻打王宮,父子反目,吳國由此開始內亂。”
“當時老魏王病逝,年輕的魏王即位不到一年,看準了吳國內亂這個良機,開始對吳國用兵。”
“白俁也不甘心美人被奪,返回魏國后陳說利弊,并得到了魏王的支持,作為主帥開赴戰場,開始了魏吳兩國的交戰。”
“太子闖宮之后,吳國一分為二,老國君耽于美色,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很快就去了。太子章臺于是自立為國君,并領軍與魏國交戰,不久后兵敗身亡。后來吳人推舉太子胞弟為國君,并請求休戰。”
“吳人悍勇,膠著戰場多日的白俁深感壓力,于是在吳人答應了歸還衛夭的要求之后,開始撤軍。”
“但白俁尚未來得及一親美人香澤,吳人突然開始反攻,銜尾而擊,于是白俁被陷入戰場,脫身不得。”
“這一戰,白俁率領魏**隊斬獲吳軍首級一萬,坑殺敵俘三萬,大勝。”
“可惜,當白俁奉命回國,途經邊境雀閣城時,魏宮送來鴆酒一杯,寶劍一口,白綾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