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身披黑色甲胄的威武虎賁執著長戈,頭盔上被染紅的翎羽隨風拂動著,如同雕塑一般分列白鹿宮門左右,遠遠延伸出去,四周莫名多出一股肅殺之氣。
白鹿宮少司樂和諸師長也都紛紛恭迎在門前,手中拿著長長的彩羽禮具,身穿華服,遠遠眺望著,直到遠處緩緩響起轆轆的車輪滾動聲,均是神色一正,恭敬等候。
不多時,魏王儀仗緩緩到來,首先是開道的魏宮虎賁,一個個燕頷虎須,魁梧雄健,穿著精美的黑革皮甲,持雀弁,執惠,執戈上刀,步伐沉重齊整,大有沖鋒陷陣之雄姿。
緊隨其后,則是一輛駟馬駕轅,華麗而莊嚴的輿車,硬木打造,金玉為飾,彩帶飄飛,上有華蓋,蓋面上繪著黑龍紋飾,邊緣垂著黃色絲穗,正是魏王的車駕。
巨大的車廂中載著莊重的彝器,表軍權的戚鉞,表征伐的彤弓,表禮樂的鸞鼓等諸多禮器。
年方三十的魏王端坐于車廂正中,頭戴王侯之冠,身著黑色袞服,面容威嚴,頷下留著烏黑亮澤的胡須,闔著雙目凝神靜坐。
而在兩旁,魏長君子獻和仲君子蘇恭恭敬敬的跪侍左右,俱是身著華服,眼觀鼻心觀眼,斂氣收聲,不發一言。
車后則跟著浩浩蕩蕩的隨行人員,有司持著交龍圖飾的旗幟,捧著張掛旌旗的弓套等諸多禮器,還有懷抱簡冊和筆削的史官,負責將此次儀式中發生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存檔典藏,以供后世查閱。
當車駕到了白鹿宮門前,早已準備多時的師者在少司樂的主持下,將司禮之人于宮門前分出六列,每列八人,左右各三列,手執佾器開始起舞,正是八佾之舞。
古祀之樂舞,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雖然如今禮崩樂壞,但白鹿宮大司樂卻是古禮的嚴格遵循者,因此嚴格按照古禮的規格待遇來。
魏王為諸侯,自然享受諸侯的待遇。
隨著舞者執羽而舞,四周樂聲響起,魏王和其子下車,看著宮門前莊重的佾舞,威嚴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神情,身著寬大威嚴肅穆的黑色袞服,傲然立于宮門之前,腰間佩一長劍,劍鞘暗紅似有暗燭流轉閃現,劍柄處飾以古獸首吻飾,一看就知道不是凡物。
六列舞者在樂聲之中翩躚起舞,在魏王經過的同時,如魚群一般分散左右,舞姿優雅,蘊含古禮,長羽舞動間,宮前舞者揖身而伏,四周甲士紛紛半跪于地,戈尖直刺蒼穹,魏王握劍站在宮門之上,氣度威嚴,目光逡巡。
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