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少年心性,韓虎也不禁生出了幾分好勝的心思,畢竟名劍罕有,誰讓韓虎運氣好,得了一柄未曾出世的寶劍,自然想要比較一二。
不單單是韓虎,【燭龍】出鞘的那一刻,劍魂游蕩天地,隱隱引動了天象,有赤紅之光籠罩在白鹿臺上,云遮霧掩,其形若蛟龍,自然讓在場眾人敬畏有加,待到祭祀一結束之后,臺下眾人紛紛議論起來。
“不愧是我大魏的鎮國名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吶!”
“那是,當年武王得此劍后,縱橫列國,叱咤風云,大魏國祚自此始,至今兩百余年,此劍數次出鞘,所誅之人必是當世雄杰,無愧于兇劍之威名。”
“我聽聞楚國大夫陽熊的佩劍【秋水】,和大王的【燭龍】齊名,也不知孰高孰低?”
“哼!這還用說?自然是大王手中的【燭龍】更強!當年我大魏武王執此劍和當時身佩【秋水】的宋王于弭兵之會上相見,諸國弭兵不成,武王身先士卒,以【燭龍】之威連斬宋國七將,宋王怒,命劍士聶歡執【秋水】取武王性命,結果雙劍爭鋒,【燭龍】力壓【秋水】,戰敗了聶歡,也成就了武王的霸業。”
“可我聽聞,除卻【燭龍】和【秋水】之外,尚有三劍可堪爭鋒,只是聲名不顯罷了!”
“你說的是燕王手中的【風螭】,越王手中的【鱷神】,還有秦王手中的【狴惡】吧!”
“不錯,正是此三劍!”這人點頭說道。
“哼,窮鄉僻壤之地,能有什么名器?不過是其國人吹捧罷了!”
魏國國力強盛,以高屋建瓴之勢俯瞰其余諸國,近鄰秦國數十年前被吊打的完全沒有脾氣,國君差點刎頸自殺,老老實實縮在角落里舔舐傷口,到現在還沒恢復過來。楚國和魏國隔著河水相望,時不時也會被魏國敲打一番,齊國更是不用說了,長于商賈,有著魚鹽之利,國人皆不喜戰,樂的和魏國互通往來,燕國遠在北疆,想打也打不著,放眼諸國,也就南方的吳國不老實,屢有挑釁之舉,若不是魏國不善水師,早就滅此梟了!
國力強盛,魏人自然有藐視其余諸國的底氣,對于傳聞中的【風螭】【鱷神】【狴惡】三劍,因為沒有見過,魏人是不認可的,也不屑于承認。
但是,能夠被一國君主所青睞,作為自己的隨身佩劍,也絕非凡俗之兵可比。
至少,韓虎就擁有能夠比肩【秋水】的【龍雀】,還有當日那黑袍女子手中那柄纖寒長劍,焉知這三劍不是【燭龍】的對手?
而且,韓虎也有所耳聞,吳越之地有鑄劍名師采五金,引山溪鑄劍,多有寶劍出世,雖然論名氣不如【燭龍】【秋水】,但遠超一般凡兵,近年來工藝不斷提升精進,所鑄劍之品質已經遠超魏國了。
但是魏人卻仍舊熟視無睹,以擁有名器【燭龍】而自傲,殊不知,【燭龍】只有一柄,而且還是不可復制,但吳越之地的寶劍卻是層出不窮,兵器不如人,長此以往,對魏國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正在沉思間,韓虎突然感覺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由抬頭看去,就看到對面一襲白衣的窈窕身影跪坐著,玉頸修長,秀發垂肩,明眸善睞,容顏絕美,此時正淺笑嫣然的注視著他,不是中行瑤是誰?
兩人的目光彼此交集,對視了剎那,韓虎一臉漠然的收回了目光,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再不看一眼,恨的對面的中行瑤牙根癢癢,可惡的小子,真想撲上去咬他一口!
對于中行瑤來說,韓虎對她的無視讓她心有不甘,耿耿于懷,什么時候她中行瑤這么沒有魅力了?但更重要的還是韓虎不輸于她的容貌,逐美是人之本性,女子也不例外,被這樣一個美少年無視,更是激起了中行瑤的好勝之心,若是能夠讓這少年拜倒在她的裙下,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