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陛下這次的行軍司馬是選對了。”杜如晦看著李世民道。
“克明可能高估那小子了,那小子整天眼里只有賺錢,懶得要命。現在還不知道這究竟是黃伯玉的想法還是叔寶的想法。不過能有這個姿態,就已經很不錯了。”
“是啊一個善于和同僚們打交道的叔寶,要比一個只會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叔寶重要的多了。”
第二天一早,長安城的北門剛剛打開,一名天使背上背著一卷詔書,騎著一匹快馬出了長安。
十四日下午,使者到達云陽縣,向長孫無忌和張士貴傳達了李世民的旨意,加快行軍,前往豳州接收降軍。
傳達完旨意,天使繼續趕路,終于在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趕到了豳州城下。
眼看著豳州的城門正在緩緩的閉合,馬背上的天使拼命的揮動著手里邊明黃色的小旗子,“等等,稍等,天子詔書且至。”
關閉城門的士兵充耳不聞,繼續推動著沉重的城門緩緩閉合。馬背上的使者拼命的抽打著馬屁股,終于在城門即將閉合的一瞬間,沖進了豳州城里。
那使者有些惱怒的看了看關閉城門的士兵,但卻無可奈何。
站在旁邊的城門官看著天使道,“天使不聞周亞夫軍細柳之事乎?”
這倒是讓傳遞圣旨的使者感覺有點驚訝,一個小小的城門官竟然也明白這樣的典故。
據說當年周亞夫帶兵在細柳營住扎,漢文帝的使者提前通告,要求周亞夫大開寨門迎接漢文帝。結果堅守軍營的士兵說,“軍中但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由此可見周亞夫治軍之嚴。
的確,現在是非常時期,守城的城門官能夠如此堅持原則,怪不得秦瓊如此容易地就取得了勝利。
想到這里,使者也便想開了,不再糾結。問清楚了秦瓊軍營所在地,便直接朝著秦瓊的中軍帳趕去。
得知長孫無忌還有一天的時間,就能夠到達豳州,秦瓊也是松了一口氣。等到長孫無忌來了,自己就可以走了。
他相信以長孫無忌的詭計多端,一定能夠將這些降兵處理的很好。
而這時候的長孫無忌,正在云陽縣城內與張士貴相對而坐,一臉便秘的樣子。
張士貴嘆了一口氣,“沒想到翼國公居然如此迅捷,這么快就已經平定了叛亂。咱們這是給他當了三天的押糧官了。”
長孫無忌苦笑了一下,“叔寶用兵越發的神秘莫測了,不過還好,他等咱們去接收降兵,這一趟咱們總算不是白跑了。要不然你我二人糜費國家錢糧,卻無尺寸之功,情何以堪啊。”
張士貴道,“翼國公用兵,從來都是堂堂正正,這次也是如此。”
這是個只善于沖鋒陷陣的將軍,不但生性耿直,而且還是秦瓊的老下屬。很顯然,他對長孫無忌對于秦瓊用兵神秘莫測這個評價是不認可的。他從來都認為,秦瓊就是那種堂堂正正用兵的人。
他對于秦瓊只有尊敬和感恩,正是秦瓊的信任,把玄甲軍交給了他,然后才有他借著玄甲軍的威名,建立了自己的功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所以他不容許有一絲一毫對于秦瓊不正確的評價。
其實這也不能怪長孫無忌,長孫無忌這個評價也并沒有其他的意思。只不過人就是這樣,因為他就是一個喜歡用陰謀詭計的人,所以他認為秦瓊的用兵肯定是要講謀略的。
沒想到,到了張士貴這里,卻有了別的理解。
長孫無忌苦笑了一下,“你是翼國公的老部下了,應該對翼國公的用兵更加了解。不管怎么說,咱們兩個這一次如果能夠有點功勞,也都是翼國公讓給咱們的,這個人情咱們需要記著。”
張士貴重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