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將水攪渾,那光是去攻擊一方肯定不夠,所以陳重便將目標放在了華聯的身上。
目前來說,華聯是唯一可以跟美盟分庭抗禮的人類勢力,可是雙方的成員對比的話,差距卻十分的大。
在地球時代,美國就依靠自己強大的國力,拉攏了不少國家投靠自己,其中既有核心的盟友英法,也有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南亞的印度,甚至還有與華夏距離極近的島國、寒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的國家。
華夏因為有過一段時間的落后時期,再加上從來不愿意干預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所以在盟友這方面著實不多,除了巴基斯坦之外,似乎也沒有什么太靠譜的盟友,朝鮮、緬甸,以及非洲的一些小國,不但都有各自的心思,而且勢力也非常弱小。
不過在雙方成員數量相差如此之大的情況下,華夏人還是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創建了華聯,并且跟美盟抗衡。
由于華聯構成與美盟有很大區別,所以雙方的資源分配方式也截然不同。
美盟一方成員眾多,而資源星球的分配就成為了大問題,因為這件事也引發了不少的內部矛盾,就像開始的時候對美國忠心耿耿的大和星人,也只得到了非常貧瘠的四級資源星球。
華聯這邊就不一樣了,美盟是狼多肉少不夠分,華聯則是資源星球太多,但是旗下的勢力沒有能力去保護和開采這些資源。
因此在所有成員都達到資源開采的極限后,剩余的資源星球就都歸華夏之手。
數十顆資源星球距離也是極遠,因此為了更好更快捷的運輸這些開采來的物資,華夏就在太空中準備了幾個太空資源轉運基地。
這些太空資源轉運基地,可以讓船員、士兵和工作人員進行休息,補充艦船能量,以及儲存大量物資的功能,它們分布在廣闊的太空中,將屬于華夏的所有資源星球連接在了一起。
分布較廣就代表了增援不容易,而且一個太空資源轉運基地也不可能駐扎太多的防御戰艦,所以這是最好的劫掠對象。
對于陳重選擇的攻擊目標,新村櫻瞬間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因此也表示了贊同,但那是德意志星的代表漢斯,卻對此有些疑問。
“太空資源轉運基地的確容易攻打,但是能獲取的物資也較少,我們為什么不直接使用類似的方式去進攻小金星這類的華聯小勢力呢?”
漢斯口中的金星,并非是那顆八大行星,而是朝鮮人所在,并且由他們命名的星球。
朝鮮人將這顆星球成為金星,應該是為了紀念他們曾經的首腦,不過其他人類勢力卻并不承認這個名字,有的是為了區分兩顆星球,有的則是帶有輕蔑之意,總之大家都更愿意稱之為小金星。
漢斯雖然在幻星自由港接觸過來自宇宙各地的生物,也算是見多識廣,但是他對一些人類勢力的底細和其他隱形因素并不是太了解。
這就像陳重這次挑選的攻擊目標,他沒有選擇隸屬于美盟的實力較弱的越南,而是選擇了更強大的印度,就是有著這種考慮。
從表面上的實力對比來看,印度人的三獅星擁有四支艦隊,絕對要比只擁有一支艦隊的越南好對付,實際上卻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