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四百艘戰艦組成的空前強大的美盟艦隊群,就像聞到了腐肉味道的禿鷲一樣,開始了大舉進攻,對各自選定的目標進行了狂猛的攻擊。
一時間獵戶座內的各個星球都被戰火籠罩,數不清的美盟戰艦出現在華聯成員的母星和資源星球外,而為了攻占這些星球,無數的登陸艦和陸地部隊也紛紛降落,剿殺著所剩不多的防御部隊。
原本華聯和美盟很不牢固的平衡狀態徹底消失,美盟一時間風頭大盛,似乎消滅華聯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華聯就失去了五個同盟勢力的母星,以及數十顆各種級別的資源星球,就連一些空間折躍點和航道都被美盟封鎖。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華聯內部是人人自危,那些軍力較弱的華聯勢力也紛紛向實力最強的李家和宮家求援,希望他們能立刻出兵相助,保住自己的家園。
東北星域、東南星域,以及西部星域的各方勢力都遭到了美盟的攻打,而原本在前線跟美盟抗衡的宮家艦隊也因為傷損被迫后撤。
在這樣的亂局下,華聯的每一刻星球都進入了誓死防御態勢,不過也有一些勢力在美盟的強大兵鋒前,選擇了屈辱的投降。
華聯的勢力向美盟投降,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會獲得什么好結果,因為雙方的仇恨由來已久,還有對互相的歧視,這都是很難改變的。
華夏需要這些弱小的盟友,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進行發展,但是美盟并不需要。
美盟發展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而在美盟內部,尤其是美英等核心成員的各個星球上,早已經開始普及了智能機器人。
除了一些特殊的行業之外,美盟早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勞作,智能機器人早就取代了這些工人。
那些被強行占領,或者是主動投降的華聯星球,原住民都被關押起來,并且一批批的被飛船送回到美盟,而等待他們的命運也絕對不是太美好。
美盟對待華聯俘虜的做法,有利有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顧忌這些人的生死,而壞處則是讓其他的華聯勢力生出拼死抵抗之心。
對于這種事,美盟的最高統治者摩根也是非常的頭疼,他跟美盟各方勢力早就談過,并且痛斥了他們此舉的危害,可惜在各自的利益面前,這些勢力依舊是我行我素。
咒罵過這些貪婪的家伙后,摩根也不愿意跟他們計較了,既然他們愿意強攻強占,損失的也是他們各自的兵力。
美盟大舉進攻之下,華聯人人自危,而當戰線繼續向前推進的話,那就會來到華聯的核心區域,也就威脅到了隸屬于李家的各個星球。
當初選擇各自的母星和資源星球時,李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華聯的核心區域,同時占據了數十顆頂級的資源星球,而宮家人則選擇了較為偏遠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