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人煙稀少的邊塞,或者是戰線過長之時,這樣極容易陷入絕境,甚至連運糧都無法做到,那就會遭到必然的失敗。”
解釋完了這一點后,陳重繼續對冒險者們說道:“這次曹操和鮑信聯軍大舉入侵,開始的時候帶著鋒銳之氣,攻擊必定極為猛烈,再加上他們的軍力強勁,所以我們不能正面硬拼,只能堅壁清野等待強敵進犯,一待敵軍的氣勢被慢慢消磨殆盡之后再發起反擊,唯有如此方能保住青州,逼迫敵軍撤退。”
太史慈和臧霸已經率前軍趕往了濟南國一帶駐守,而陳重則帶著其余的軍隊和糧草輜重一路向西而行。
如今正值初夏時節,天氣漸漸的變得炎熱起來,剛剛補種不久的田地里已經被綠油油的莊稼覆蓋,但想到即將到來的大戰,眾人的心中不禁都有些感嘆。
青州遭受黃巾之亂數年,除了北海被孔融治理的極好之外,其他地方的大量田地早就荒廢了多時。
這次陳重費了不少的心思,購置了大量的種子分發給青州百姓和那些黃巾降兵,只需要熬過今年,青州人也就不愁吃喝了。
然而兵禍即將到來,也不知道曹操和鮑信的大軍會毀掉多少農田,想到這里,陳重不禁嘆息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咦!”
聽到陳重感慨之詞,騎在馬上的陳宮和鄭玄不禁都是頗為驚訝。
在他們這些名士的眼中,陳重只是一介武夫,萬萬沒想到他竟然能吟誦出如此詞句。
鄭玄當即贊道:“牧守,你這隨口所吟之句,頗有憐憫農夫辛苦之意,才情驚艷,發自內心,實在讓人佩服。”
陳重也是此刻才想到這《憫農》詩乃是宋代之作,不過他卻沒有故意剽竊之意。
“寧做太平犬,莫做亂世人。”
陳重望著路邊的農田嘆道:“此番青州大戰,我軍采取堅壁清野之策,到時候凡是臨近戰區的莊稼都要毀掉,不能留給敵軍一草一木,想到這些損失掉的糧食,以及這些辛苦多時,就盼著豐收的農夫,我不禁有感而發。”
相比純粹文人的鄭玄,陳宮明顯更為現實一些:“將軍仁慈,但不擊敗曹操殘暴之軍,則青州永無安寧之日。
所以這些損失也是必不可少,只盼我軍早日取勝,如此百姓才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大軍人多只能緩行,然而就算再慢也有到達目的地之時,數日后,陳重也終于率領大軍來到了濟南國的東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