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陳宮認為絕對不能解除兗州之危,陳重考慮一番也同意了他的做法,畢竟他跟曹操可不是朋友,大家只是因為利益才結盟的。
有了這樣的基調之后,青州軍跟紀靈帶來的大軍就僵持在了山陽郡,而附近城池的守將,每天也將緊急奏報快馬送到了徐州。
曹操本身就是深謀遠慮之輩,再加上他身邊謀臣眾多,因此陳重的心思自然是瞞不過他們。
知道了山陽郡兩軍僵持看數日,曹操只能望著徐州城重重的嘆了口氣。
郭嘉知曉曹操心中所想,當即建議道:“主公,徐州雖好,但兗州更是重要。如今陳重雖然跟主公結盟,但他帶著十多萬青州軍在山陽郡,終究是個大患,以我之見,還是撤軍吧!”
眾多謀臣之中,也有數個不贊成撤兵的,因為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的兵馬較少,被曹操大軍猛攻之下,如今也只能困守城中,只要再努力一些就可以將他們所在的城池攻破。
然而兗州畢竟是曹操的大本營,他猶豫良久之后,還是決定撤兵回家。
如果曹操因為兗州被襲擊而匆忙撤退的話,一定會受到劉備軍的追擊,但這次不同,有著完善準備之后,劉備也不敢妄然行事。
曹操大軍從徐州撤回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陳重和袁術的耳中。
既然已經沒有便宜可占,袁術也不想跟曹操正面為敵,當即派人召回了紀靈。
對于撤兵的紀靈大軍,陳重也并未讓士卒們趁亂攻擊,雙方保持著非常克制的態度,同時向后退去。
進攻兗州的兩支豫州大軍,孔伷部被擊敗,紀靈部被擊退,陳重非常負責人的解決了此次的曹操危機,當即也將自家的兵馬撤回了青州,免得跟返回的曹軍再發生什么事端。
曹操一走,徐州劉備也就安全了,為了他而來的趙云,也無心戀戰,趕緊帶著從公孫瓚那里借來的兵馬回到了幽州。
自此,兗州的大混戰終于結束,天下似乎再次回歸到了和平之中。
曹操缺點雖然很多,但對于青州的陳重,他并未食言,回來后不久將譴荀彧將事先答應好的戰馬、糧草和銀錢都如數送了過來。
青州和兗州因為此事也算有了一點兄弟之盟的意思,但能夠堅持多久,這事誰也說不清楚。
然而當今天下之主名存實亡,各路諸侯又怎么善罷甘休?
各州平靜了沒有多久,一隊使者便催馬來到了青州地界。
如今的青州經過陳重的大力治理,早已經不是百萬黃巾作亂時的模樣了,農民耕種田地,沿海居民也開始打撈水產,臨山獵虎也可以靠山吃飯。
除了民事之外,三十五萬的青州大軍也都在每日訓練,各城都有常備駐軍,在青州邊界有重兵把守,另有游騎巡邏。
這使者的隊伍剛剛來到青州境內,就被游騎發現,隨后將他們護送到了青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