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自詡聰明才智無人可及,但審配既然能成為袁紹寵信,并且放心讓他獨領一軍的謀臣,在各方面也不必許攸差多少。
許攸搞出來的那些事情,審配早就全部知曉,只等合適的機會懲治這個對頭。
當初出兵冀州攻打袁紹之時,荀彧曾經對袁紹的謀臣有過評價,事實上還很是公允。
田豐剛而犯來上,也就是說田豐這個人過于剛強,總是冒犯其主上袁紹。
許攸貪而不知,講的是他這個人太過貪財,而且做事不夠明智。
審配過于專橫,沒有什么謀略。
逢紀雖然果斷,但沒什么大用。
此次袁紹不在渤海郡,軍政之事全由審配做主,見到許攸屢次三番跟自己做對,審配當即動手了。
這一日審配召集了渤海郡諸多將領和官吏,在商討完正事之后,當眾說道:“許攸在冀州時,嘗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侄輩多科稅,錢糧入己。
今許攸還將子侄帶進軍中貪腐,此事決不可饒,吾已命人將你的子侄下獄,至于你的事情,吾也寫信送到了主公面前。”
許攸聞聽自家的子侄竟然被審配下獄,對方還寫了書信去袁紹那里告狀,不禁怒發沖冠,當堂怒罵起來。
審配礙于許攸的官職,并未直接對他動手,不過隨即就下令斬殺了許攸的子侄。
這種事對于一個好面子的文人名士來說,無異于最大的羞辱,許攸心傷子侄之死后,也對審配起了殺心。
袁紹更為信任審配,許攸自知無法對抗,當即在夜間暗步出城,徑投到了張遼大寨之中。
張遼麾下巡邏將士將許攸拿住,許攸言道:“我乃是袁紹麾下謀臣許攸,快與我向張遼通報,他應該知道我的名字。”
許攸的大名,張遼自然知曉,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心中大喜,對從人言道:“看來冀州之戰,該當我軍立功啊!”
張遼熱情出迎,遙見許攸便撫掌歡笑,兩人攜手共入。
雙方坐下后,張遼便笑道:“子遠此來,可是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許攸并沒有直說來意,而是開口問出大逆不道之言:“張將軍認為當今天下,何人最有真龍之相?”
這樣的言語在昔日就是殺頭滅門的大罪,可是如今各路諸侯都有爭奪天下之意,倒也并非是什么驚人之言了。
張遼對漢室也無多少忠心,如今身為青州大將,自然夸贊道:“我家主公陳重,愛民如子,對待將士也是體恤萬分,最重要的是精通軍旅之事,常有驚人思想,還造出了各種利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明主。”
說到這里,張遼看了眼許攸,著重的說道:“青州如今兵馬眾多,但良將和謀臣較少,主公身邊只有陳宮頗有見識,正是缺人之時。”
相比于其他將領,張遼在各方面都很出眾,這番話直中許攸要害。
許攸在袁紹帳下,有才華也無法施展,畢竟袁家四世三公,人脈和底蘊深厚,謀臣名士來投也較多。
如今許攸又遭到審配羞辱和打壓,日后也不好過,所以他思來想去之下,這才來張遼營中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