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陣營的精銳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因為他們配備的超強裝備,而是因為他們訓練的足夠刻苦,還經歷了數場大戰。
無論在哪個時代,訓練是一回事,而真正的經歷戰火又是一回事。
先陣營在建立之后,先后參加了不少戰斗,可以說現在剩下的這些士卒,手上都有數條敵人的性命。
如今有著小沛的城池作為防御,先陣營的士卒們望著成為逼近的橋蕤大軍,一個個不但心無怯意,甚至嘴角上還出現了一絲不屑的笑容。
攻城戰有兩種勝利的方式,一是迅速的登城,因為只有登上城頭才能做到短兵相接最后達到決勝的目的。
其二則是破開城門或者城墻,但想要達到這一點,卻極其的費力,只有巨量的火藥,或者是郭嘉等強大的法師才有這種能力。
橋蕤的名聲不顯,但是他跟張勛一樣很受袁術信任,不過兩人卻并不形同,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張勛比起來,橋蕤還算謹慎。
這次因為在出征之前就已經確定要攻打小沛,因此橋蕤特意從豫州帶來了不少的攻城器械,以免臨陣之時,只能依靠士卒們用梯子去送命。
大型的攻城器械不少,只是這些東西都非常的龐大和笨重,所以橋蕤從豫州帶來的攻城器械都可以被分解,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分解之后隨軍攜帶,而到了小沛后再重新組裝起來。
擁有數個木輪的沖車,上面是一個木質的高塔戰樓,四外都有厚木板和生牛皮,有了這些防護,基本上就達到了水火不侵,并且不懼小塊的石頭和弓箭打擊,躲在下面的士卒則會推著沖車向前行進,算是一種比較好用的攻城利器。
只要接近了城墻,這種沖車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度,從高塔上直接向城內射擊,甚至也可以用來接近城墻,士卒會將帶著鉤子的跳板搭到城墻上,以便讓攻城的士卒們跳上城墻上廝殺。
除了這種較為先進的沖車之外,橋蕤的軍隊還攜帶了大量的云梯和不少的弓箭手,而成建制的弓箭隊伍,對于守城方的殺傷力也是極大。
橋蕤望著面前的小沛,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的表情,此戰還未開始,他的內心中竟然生出了一些悲觀之意。
作為袁術麾下少有的明智之人,橋蕤在勸說袁術延緩稱帝后不成,就已經對自家的主公頗為失望了。
橋蕤出身豫州本地,也算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從投靠了袁術之后,他的宗族親友自然是得了不少的便利,但其他的鄉親父老卻過的苦不堪言。
袁術就像一個怪獸一樣,來到了豫州之后就吞噬著這個所有的東西,青壯被他征召去當兵,百姓則要為他提供糧餉,每一年的賦稅和要求都越來越多,這還不算士兵們習以為常的奸淫擄掠。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袁術似乎要比先前的黃巾軍還要可怕,也更加的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