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郡、下邳郡和豫州大半城池都已經被敵軍攻陷,我方將領和士卒望風而逃。
紀靈雖然正在率軍回返,但到底什么時候能到還未可知。
現在情況艱難如此,各位可有破局之法啊?”
這樣糟糕的形勢,誰也不敢胡亂開口,以免惹得袁術怒火,唯有任上盡心盡責,以敢諫直言稱名的諫議大夫袁渙出列應答。
“回稟主公,如今敵軍來到城外,看起來情況糟糕透頂,可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相比于其他人的一言不發,袁渙就顯得格外不同,而且他話中的意思也讓袁術驚喜不已,連忙說道:“快快說來!”
“陳重一路殺來,看起來氣勢極強,但卻有種種不利之處。
其一就是兵力的問題,陳重在徐州應對張勛大軍之時,手中只有十萬士卒,此后韓暹和楊奉臨陣叛變,增加了四萬兵馬,不算此戰傷亡,共計十四萬左右。
陳重率領兵馬前往廣陵和下邳兩軍,但徐州必須要留下兵力駐守,因此他的麾下就只剩下了六萬人左右,以及韓暹和楊奉的四萬降兵。不過在各地也必須分出人手去駐扎,這么多的城池,至少要去掉兩萬,因此城外只有青州軍四萬和韓暹和楊奉的四萬人。
雖然我方張勛全軍覆沒,大將紀靈在兗州回援未歸,但城中至少還有十五萬兵馬,在兵力上幾乎是對方兩倍。
其二陳重的根基在青州,想要運送物資到軍中必定要長途跋涉,補給困難,而我方城中糧草和輜重充足,根本不用擔心圍城之事。
第三我軍占據地利之勢,壽春不久前經過修繕,又占據守勢,所以臣以為有此三點,我方抵御陳重的大軍必可無憂,而且大將紀靈率領大軍回返之后,陳重必定會撤兵離開。”
原本心中一點底都沒有的袁術,聽完了袁渙的這番分析,頓時暗中松了口氣,當即信心大增。
有了袁渙做出頭鳥,而且看到袁術的情緒有所好轉,殿中諸人立刻都活躍了起來,紛紛言道自己也是如此想法,并且紛紛獻計獻策,表現的都比袁渙更加忠心。
場面很是激烈,很快提出此議的袁渙就被冷落,而他剛剛分析出來的這些事情,也被殿中的臣子們安在了袁術的身上,眾人大贊袁術英明神武,城外的陳重也不值一提……
看到出現在自己眼前的這些阿諛奉承的小人嘴臉,袁渙心中一片冰寒。
知曉了自家的優勢之后,袁術果然重振信心,壽春城中也忙碌起來,做好了抵御陳重大軍的準備。
袁渙分析出來的這一切,陳重早就知曉,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在來到了壽春后并未急著攻城。
陳重如今在城外扎營不攻,一是因為此行遠來本是試探袁術實力的佯攻,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滅國之戰,所以攻城器械和輜重不足。
此外就是雙方兵力相差太多的緣故,韓暹和楊奉的四萬兵馬缺少訓練,不足大用,而自家的青州軍現在確實也只有四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