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牧守府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內情已經不為人知,不過次日倒是有驚天消息傳遍荊州。
荊州牧守劉表召集九郡四十二州的官員,當眾宣布要立長子劉琦為繼任者,不想次子劉琮不服,暗中與其母親蔡夫人,聯合蔡瑁和蒯越等人,帶兵強行改變廢立之事。
雙方刀兵相見,劉表死于混戰之中,幸有劉備帶人撥亂反正,這才救下了長子劉琦,擒住了次子劉琮和蔡夫人,斬殺了蔡瑁、蔡和、蔡中、蔡勛等反叛惡賊。
劉表即死,風云變化,長子劉琦繼承荊州牧守之位,劉備作為叔叔輔佐于他,蔡氏滿門全族皆被劉琦下令誅殺。
如此一來荊州換了牧守,看似劉琦繼任,但實際上誰都知道他只不過是個傀儡,劉備才是如今荊州的實際控制者。
就像當初陶謙死因不明一樣,劉表的死因也是眾說紛紜,而且當日牧守府內聚集了眾多官吏,自然有事情的真相被傳了出來。
不少荊州的忠義之輩,當即舉兵造反,想要討伐罪魁禍首的劉備。
荊州九郡聚起了數路討伐軍,數萬士卒浩浩蕩蕩而來。
如果沒有意外,那么兵馬數量較少的劉備,即便是有張飛和趙云在身旁,那有將無兵也很難對付這些討伐軍,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劉備的麾下突然多了將近十萬大軍。
這十萬人肯定不會憑空出現,為首大將正是來自豫州的紀靈,當紀靈和雷薄等人舍棄了袁術來到荊州后,劉備才算徹底的在此站穩了腳跟。
十多萬大軍在手,又有張飛、趙云、紀靈、雷薄和楊弘等將領,剿滅叛軍自然是不在話下,區區數日便平定了荊州全境。
荊州很重要,而且它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數個層面上。
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下,外帶江漢,內阻山險,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安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矣。”
荊州相當于北方的中原,四通八達,北有南陽、南有嶺南、西有巴蜀、東有江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荊州是四戰之地,重要的城市也有四個,分別是北面的江陵、南面的衡陽、西面的夷陵、東面的夏口。
其中,夷陵、江陵、夏口自西向東沿江而建,長江對于荊州的意義在南北方向可作為抵御北方的屏障,在東西方向可作為連通荊州的通道。
荊州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而且九郡之地物產富饒,在劉表多年的治理下,百姓的數量也逐年增多。
除了這些之外,荊州最有名的還是其人才的數量。
劉表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會用人,因此荊襄之地可謂人杰地靈,可惜一直都沒有被啟用或者沒有被重用。
死去的蔡瑁和蒯越先不提,當劉備在荊州站住腳后就開始挖掘荊州的人才,短短一段時間,就多了軍師諸葛亮和龐統,謀臣徐庶、蔣琬,伊籍,向朗,陳震,馬良,以及魏延、黃忠、甘寧、文聘、黃祖、霍峻、李嚴、韓嵩等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