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后無去路,袁紹得意大笑道:“曹阿瞞今日退無可退,何不跪地降于我,我必定會稟明天子,封賞你一個縣令如何?”
曹操聽到袁紹這嘲諷之語,并未動怒,而是振臂高呼道:“敵人已經入彀,諸軍何不死戰?”
在袁紹將士不明所以之際,四周景物變換,十路伏兵殺將出來,袁軍知道己方被人伏擊當即大亂。
袁紹退軍急回,卻看到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軍沖出。袁紹聚三子一甥,死沖血路奔走。
此路不通,袁紹軍改換突圍方向,不想左邊樂進,右邊于禁殺出,殺得袁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渠。
再次變向而走,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兩軍截殺一陣。袁紹父子膽喪心驚。
左邊許褚,右邊張郃,徑來截擊,連番下來,袁紹麾下將士人馬困乏,欲待歇息,后面曹洪,夏侯惇,又來突襲。
袁紹率領二十萬大軍在十面埋伏大陣中四處受阻,將士疲憊不堪,死傷極多,袁紹知道這樣下去必死無疑,當即大呼曰:“若不決死戰,必為所擒矣!”
有著三子一甥和諸將的掩護,袁紹親軍奮力沖突,拼死沖出重圍。
此時再看,發現袁熙、高干皆被箭傷。軍馬死亡殆盡,士卒七成都陷在了十面埋伏大陣之中。
遭遇如此慘敗,袁紹抱三子痛哭一場,急怒攻心之下,并未完全痊愈的他再次昏倒在地。
眾人連忙救醒袁紹,袁紹口吐鮮血不止,哀聲嘆道:“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
此時袁紹三十多萬大軍已經失去大半,無奈之下只好教辛評、郭圖火急隨袁譚前往青州沿線整頓,防備陳重大軍趁機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一線,高干仍回并州防線:各去召集兵馬,以備調用。
袁紹則帶著袁尚等人返回冀州養病,讓袁尚和審配、逢紀兩人暫掌軍政大事。
這一戰曹軍大聲,收降的袁紹軍士卒也是極多,此消彼長,兵力已經超過了袁紹冀州的兵馬。
整頓了一番之后,曹操繼續率領大軍逼近。
袁紹雖然病中,聽到這個消息后勉力說道:“若候兵臨城下,將至壕邊,然后拒敵,事已遲矣。吾當自領大軍出迎。”
袁尚請戰道:“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征。兒愿提兵前去迎敵。”
有愛子能為自己分憂,袁紹欣慰不已,當即使人往青州取袁譚,幽州取袁熙,并州取高干,命其四路一起同破曹操大軍。
袁尚畢竟年輕氣盛,上次陣前斬了史渙之后,自負其勇,因此不待袁譚、袁熙和高干到來,親自引兵數萬出黎陽,與曹軍前隊相迎。
此番曹軍前鋒乃是夏侯淵,他雖然不算是絕世名將,但可不是史渙之流,
夏侯淵當先出馬,袁尚挺槍來戰,不到三個回合,袁尚就已經遮攔不住,為了保命只好大敗而走。
夏侯淵乘勢率軍掩殺,袁尚不能抵敵,只能急急引軍退回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