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董卓出橫門,百官皆送,董卓留宴,適北地招安降卒數百人到。
董卓當即命人于座前,或斷其手足,或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鍋煮之。哀號之聲震天,百官戰慄失箸,唯有董卓飲食談笑自若。
又一日,董卓于省臺大會百官,列坐兩行。酒至數巡,有親信進來,向董卓耳邊言不數句。
董卓當即笑道:“原來如此。”命親衛于筵上揪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時,侍從將一紅盤,托張溫的人頭入獻。
見到這種情況,百官自然是被嚇得魂不附體。董卓卻大笑到:“諸公勿驚。張溫結連外人,欲圖害我,因使人寄書來,為我所知。故斬之。公等無故,不必驚畏。”
在董卓這樣殘暴無常之人的身邊生活,無異于是一種艱難之際的日子,不但天子皇族經常受辱,文武百官也是敢怒不敢言。
這樣的高壓之下,忠于漢室之人雖被誅殺了不少,但正如野草一般斬之不絕,依舊有人想要反抗董卓。
仆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兩人暗中與天子獻帝密議,只不過兩人手中并無兵權,孫瑞當即建議道:“郡騎都尉李肅,以董卓不遷其官,甚是懷怨,吾可嘗試拉攏此人。”
此舉雖然危險至極,但總比在長安受辱等死要強。
孫瑞次日見到李肅,對其冒死言道:“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公可愿與吾等合力誅殺董卓,力扶漢室,共作忠臣?”
李肅的確早就對董卓起了殺心,當即回道:“我亦欲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將軍若此是天賜也,肅豈敢有二心!”
拉攏了李肅之后,三人遂折箭為誓,相約再去聯絡其他有志之士。
數日后,三人各自發展,又將侍中蔡邕、太傅馬日磾、太常卿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左將軍皇甫嵩、侍中楊琦等六十余人拉入密約之中。
這些忠義之士有文有武,其中皇甫嵩和朱儁更是用兵如神的大將,當年就是他們二人鎮壓了大部分地區的黃巾之亂。
眾人尋到時機密議,然則這些人都算是漢室舊臣,左將軍皇甫嵩更是被罷免了官職,手中都無兵馬,要想反抗董卓是有心無力。
說到兵馬之事,皇甫嵩獻計道:“昔日并州丁原實力可以與董卓相提并論,為了擊殺丁原,董卓使人暗中買通了呂布,這才奪得了并州的人馬。
此后呂布擊殺董卓未果,獨自逃出了長安,但大部分并州將士還是留在了董卓麾下,受盡了涼州士卒的欺辱。
如今要斬殺董卓,那么要先去收攏并州丁原舊部,以這些士卒為根基方可成功。”
朱儁也建議道:“天子可急召故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前來救應。這三人雖是嘯聚山林之賊,但手中頗有一些兵馬,聽聞又有歸順之心,只要誅殺了董卓惡賊,到時候赦罪賜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