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殘酷的情景每時每刻都會出現,就像現在一樣,兩方軍中沖在最前面的士卒率先被弩箭射倒。
可是即便如此,跟在后面的士卒還要頂著漫天的箭矢向前猛沖,殺死對面所有的敵人,就會取得最后的勝利,也會活下來,這就時所有參加過惡戰的士卒都明白的道理,所以他們也要努力這樣去做。
士卒們在戰場上活下來的可能性,主要依靠雙方的實力,其次就是自己的運氣。
當兩軍開始了箭矢覆蓋射擊之時,可以看到倒下的更多的是荊州軍的士卒。
這其實不奇怪,而且并不是運氣的原因,而是雙方士卒身上裝備的差距。
這些年陳重四處斂財,基本上自己是一文未動,幾乎將全部的銀錢和資源都投在了軍隊之中。
陳重除了打造了戰斗力極強的重裝步卒陷陣營之外,其他普通的士卒也被裝備上了皮甲,雖然皮甲的防御力并不如金屬甲胄那樣的強大,可是勝在輕巧,而且還有很好的抵抗箭矢的效果,就算是近距離內平射的弩箭,基本上也射不穿那些經過特殊炮制的皮甲,因此在沖鋒方面青州軍的損失自然就比對方少了許多。
經過了箭矢的遠程攻擊后,雙方的步卒終于接觸在了一起,雙方的軍隊的主要武器都是長槍,因此任何一方都沒有什么優勢,長槍無論是刺在青州軍的士卒身上,還是扎在了荊州士卒的身體,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近身的接觸戰最為殘酷,死亡在每時每刻發生,在接陣后的短短幾分鐘內,地上就多了不少滿身血洞的雙方士卒。
兩支軍隊的士卒糾纏在了一起,從局面上來看,訓練有素的青州軍更有優勢一些,看到這些之后,掠陣的趙云就有些坐不住了。
揚起手中的銀色長槍,趙云高呼道:“跟我沖!沖散青州軍的陣形!”
下達了命令之后,趙云便率領著己方的騎兵出動了,眼見于此,對面的太史慈也連忙應對,同樣帶著己方的騎兵迎了上去。
太史慈所用的馬上兵器也是長槍,所以當他一路上揮舞長槍,刺殺挑擊,終于遇到了同樣使用長槍的趙云。
趙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打算利用己方的騎兵部隊將青州軍的軍陣攔腰截斷,也就是利用騎兵強大的戰斗力,協助己方的步卒在短時間里對青州軍形成以多打少的態勢。
太史慈也知道趙云的打算,所以他才迎面頂上,可是兩人交手十多個回合后,太史慈就發現對手遠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
趙云的槍法不但精妙,而且他的力量很大,兩人每次長槍交接之時,太史慈都會感覺手中的長槍發生巨震,時間一長握緊長槍的雙手就難免會產生酥麻之感。
在當時的武將之中,刨除了已經身死的呂布之外,趙云的實力估計可以排到前三。
趙云的實力非常均衡,他既有極強的力量,還有更強的速度,而且還可以施展精妙的槍法,簡直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處于戰團之中的青州軍也發現己方的主將似乎落在了下風,立刻便有數人過來偷襲,然而趙云不但抵住了太史慈的猛攻,還抽空使出了一招槍法,槍頭連續三點,便將偷襲自己的三個青州軍士卒的腦袋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