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經歷戰陣的士卒還知道用盾牌抵擋,再加上壕溝等工事的阻隔,這讓爆炸威力并不算大的火藥彈殺傷力減少了許多,不過在爆炸過后,公孫瓚一方的防御陣地上卻冒出了黑色和紅色的濃煙。
這是青州新近研究出的火藥彈,因為其中摻假了不少的藥物,所以可以釋放出刺鼻味道的濃煙,也算是最古老的毒氣彈了。
煙霧在陣地上擴散開來,這種東西無法防御,唯一的辦法就是沖出濃煙的范圍,但此時此刻,士卒們卻不能離開,所以只能在原地死撐,劇烈的咳嗽聲也相繼傳來。
望著在濃煙中受苦的公孫瓚麾下士卒,陳重這邊的步卒卻并未趁機出擊,因為他們也沒有抵抗濃煙的太好辦法,只能等待煙霧快要消散之時才會發動沖擊。
陳重軍將時間把握的非常好,注意到煙霧逐漸消散,在弩箭的掩護下,士兵們舉起盾牌向敵方的防御工事進行了連番沖擊。
剛剛被火藥彈和濃煙折磨了半響,又被弩箭給與了極大的打擊,戰場上公孫瓚設下的防線直接被攻破數處。
在猛烈的進攻下,戰場上終于出現了一隊開始逃跑的敵人,有樣學樣,很快就出現了第二隊,見到這種情況,公孫瓚麾下的將領立刻帶人阻擋撤退的士卒,強制讓他們重新回到防御陣地中去。
陳重和許攸等人早就定好了計劃,此次作戰并非是要直接攻破公孫瓚的防御陣地,一舉取得勝利,因為在敵軍還有余力的情況下,這樣做的代價也是極大,也很難成功,所以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公孫瓚麾下其中一個前來支援的將領包圍住。
計劃進行的很是順利,當這個將領被陳重軍團團圍住之后,自有人將此事急報給了公孫瓚。
其實公孫瓚早就在高樓上看到了戰局的發展,不過他卻并不打算去救此人,當高樓外請求出戰救援的部下越來越多之后,公孫瓚索性對他們說道:
“戰場之上都需要依靠自己,如果此時派兵營救,那以后再有此事,將士們再被包圍的話,一個個自然都會不肯力戰,而只等著別人來救了。
眾將切莫如此急切,我觀情況并非太過緊急,那些被圍困的將士還有余力,必定會自我勉勵,沖出重圍。”
公孫瓚這番話一出,高樓外聚集的眾多將士面色各異,心中也是冰寒無比,想到要是自己落到如此險境的話,恐怕也會如此下場,故而都是悲憤無比。
目的已經達到,陳重軍索性慢慢的將被困的公孫瓚將領以及士卒,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這才收兵回去。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重軍屢次使用這種辦法,每次出兵都會選取一個重點攻擊之處,隨后圍住一兩個敵軍將領猛攻。
公孫瓚見死不救的思想并未發生改變,而在陳重軍蠶食之下,他的部下戰將也是日漸減少。
三番五次之下,公孫瓚的部將也終于心寒,當陳重軍再一次困住一支軍隊后,領兵的將領當即選擇了投降。
這個將領的決定很得軍心,畢竟士卒們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誰都不想為了公孫瓚而死,既然自家主公都不愿意派人救援,那他們為了活命投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