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陷陣營這樣的重裝步兵因為機動性極差,所以根本無法與以速度著稱的胡人騎兵對抗,但陳重偏偏就這樣做了。
陷陣營的五萬大軍其實也并非完全都是步卒,他們還有不少馬車隨行,其中裝載的就是裝備和糧草等物。
烏桓峭王面對陷陣營這樣的敵人,立刻展開了他最擅長的打法,用騎兵高速在高順大軍的周邊徘徊,就像一群餓狼般,隨時準備撲上去咬一口。
可惜陷陣營的士卒可不是軟弱的綿羊,而是一堆無從下口的石頭,每一次烏桓峭王的胡人騎兵沖上去后,都會被弩矢和破甲錐重創,就算偶爾有一些騎兵可以沖到近前,面對的也是如林的長槍戳刺。
無從下口,這就是目前烏桓峭王遇到的最大難題。
雖然每次攻擊都十分凄慘的被擊退,己方還損失了不少的人馬,不過烏桓峭王對其并不算擔心,因為在廣闊的幽州之境,高順的五萬步卒無論如何也追不上自己。
烏桓峭王相信只要時間一長,己方的放風箏戰術就會奏效,而且高順的部隊輜重糧草也遲早會消耗一空,到時候就是自己大舉進攻的時候。
然而出乎烏桓峭王的意料,高順率領著五萬大軍卻絲毫沒有表示出追擊他們的意思,反而繼續每日向北方行軍。
一兩天下來還好,可是時間一長,烏桓峭王終于意識到事情不妙了。
當烏桓峭王計算了一下高順極其軍隊的行進路線,以及最終的目的地后,他立刻明白了對方的計劃和目標,幽州已經是大漢最北的疆土,而更北的地方,就是烏桓峭王和其他胡人的部落所在了。
高順的五萬大軍機動性的確不強,不過卻絕對要比烏桓峭王的族人和其他部落遷徙的速度要快,而他們此次出兵的目的性也很明確,就是直指胡人的老巢,清掃這些胡人部落,從根基上傷害到這些總是不安分的胡人。
對于這樣的命令和目標,高順和其他陷陣營的士卒并不抗拒,甚至這對于他們來說還是一次輕松愉快的旅程,因為向來對軍紀極為重視的陳重,已經下到了無限制攻擊的命令。
這就代表高順和陷陣營的將士們只要到達幽州之外的北方,就可以肆意的進行燒殺擄掠,對于長年累月戰斗的士卒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次獎勵。
在這種戰斗中,凡是復活的俘虜都會賞賜給有功的將士,這些胡人俘虜可以緩解青州、徐州和豫州因為多年戰亂帶來的人員缺失狀態,而且多余的俘虜還可以賣給州府,補充到礦場等一些需要大量人手的地方。
意識到了高順軍真正的目的后,烏桓峭王終于坐不住了,他一邊派人去北方提醒各個部落立刻開始遷徙,一邊開始加大對高順軍的攻擊。
在高順軍正常行軍的時候,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形下,烏桓峭王麾下的騎兵突然出現,并且發起了沖鋒。
一千余匹戰馬急速沖了過來,蹄聲如雷,眼看著他們就要到高順軍的陣前,即將進入到弩箭的攻擊范圍時,卻猛然間從中間裂開,一分為二撲向了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