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龐統面對這等困局都一籌莫展,聽到竟然有人可以破局,殿中眾人立刻都望向出言之人,發現竟是徐庶。
徐庶,字元直,潁川人。
中平六年,徐庶為人報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臉上,披散著頭發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問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話也不說,官吏于是把徐庶綁在柱子上作出準備肢解的樣子,并擊鼓下令周圍市場里的人出來辨認,但都不敢說認識這個人。
后徐庶的黨羽一起來將徐庶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槍弄棒,一改自己平時的氣節去求學。
初平二年,因董卓作亂京師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郡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后,徐庶結識了諸葛亮,關系友好。
劉備占據了荊州之后,徐庶認為遇到了明主,當即前往投靠,隨后又推薦了諸葛亮等人。
可惜此舉也害了自己,諸葛亮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于一到了劉備麾下后,便成為了最受信任和器重的軍師,后來又有龐統這個鳳雛加入,徐庶基本上就失去了任何表現的機會。
在臥龍和鳳雛兩大軍師面前,其他的謀臣基本上都失去了話語權,徐庶也是如此,也很少能擔當重任。
然而就是在這個危機的時刻,徐庶卻走了出來,并且出語驚人。
諸葛亮和龐統二人見到竟然是徐庶,兩人都未說話,至于心中如何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劉備此時已經陷入了絕境,任何建議都是救命稻草,因此連忙說道:“元直有何妙策,快快說來!”
徐庶點點頭,環顧殿中眾人,隨后對劉備說道:“此事事關重大,不宜外傳,可否請主公屏退眾人,只留孔明、士元、云長、翼德和子龍?”
徐庶要留下的這幾個人,除了諸葛亮和龐統之外,就是劉備親兄弟一般的關羽、張飛和趙云,劉備自然沒有不允之意,當即吩咐眾人都退出去,并且在殿外加派重兵,防止有人接近。
劉備如此安排完畢之后,示意徐庶直言,不料他卻依舊不放心,沖著諸葛亮和龐統說道:“兩位可否施法,護住此殿?”
徐庶這樣一說,殿中幾人更是感覺驚訝,不過也可見他要說的話的確關系重大,因此諸葛亮和龐統也相繼施法,在殿中布下了陣法。
仔細的檢查一番,徐庶終于確認了再無外人可以聽到殿中所說之言,方才說道:“破局之策,就在陳重身上。”
徐庶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如今陳重占據了四州兩郡,急切間可以調集五十萬到八十萬的兵馬,其中還有大量的幽州騎兵,實力堪稱天下第一。
而且陳重的實力范圍臨近曹操和劉備,他的舉動的確可以左右天下形勢,就像不久前陳重就救下了即將被董卓滅掉的曹操,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陳重若是支持劉備,那么外患等于盡除,光憑孫堅一家,劉備并不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