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的祖父叫王長順,育有三子一女,長子王東福,次子王東祿,三子王東壽,一女閨名喜哥,嫁與同村周大奎為妻。王東福育有二子,長子名王家,次子名王和;王東祿只育一子,即王興;王東壽育有一子,名王隆;周大奎與王喜哥育有一子一女,子名忠興,女名海棠。
王長順夫婦過世后,王東福兄弟三人便分了家。雖分家過日子,但王東福作為兄長,處事公平,待兩個弟弟非常親厚,威嚴之中不失長兄寬厚,極得兩個弟弟擁戴。兄弟三人誰家有事,都共同出力,兄友弟恭之名聞名鄉里。
……
王家已經十八歲,健壯如牛,性格敦厚,與王興年齡雖相差幾歲,但兩人一直關系很好,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今日王東祿田里插秧,王家就過來幫忙。忙活了一下午,王東祿和王家都是一身的泥水。
“爹,哥,你們回來了?”王興見兩人進了家門,連忙從屋里出來打招呼,郭氏聽到動靜也從廚房里出來,給兩人打水洗臉。
“回來了。興兒,好點了嗎?”王東祿答應一聲,看著王興的臉色問了一句。
“爹,我沒事了。”王興答道。
“小興,身子骨要緊,讀書寫字也不要太累。”王家用關切的目光看著王興道。
“哥,我知道了。”王興說著把手里的麻布手巾遞過去,王家擦了擦臉,到正屋里搬出小飯桌和四個馬扎。
王興跟著到正屋拿出瓷罐,郭氏早就燒了水倒在里面,現在已經涼了,好在現在已經是四月天,喝涼開水也不會傷了腸胃。
王興給父親和王家各倒了一碗涼開水,王家端起碗一飲而盡,用衣袖一抹嘴角,說道:“真渴了。”
郭氏做了三個菜,一個當然是清蒸魚,河蝦則是用油炸了,還有一盤炒蘿卜。四人每人一碗米飯,圍坐到小桌旁開始吃飯。
王興先抄了一筷子魚,放到嘴里一嚼,味道確實鮮美,他對郭氏說道:“娘,這魚真是太好吃了,快把我舌頭鮮掉了!”
“好吃就多吃點。”郭氏先抄了一筷子魚放到王興碗里,又抄一筷子遞給王家。
王家端著碗直往后躲:“嬸娘,我不愛吃魚,讓小興吃吧。”
王興這才發現,除了自己吃了一筷子魚之外,魚和蝦三人都沒動,只向那盤蘿卜招呼。
王興說道:“爹,娘,哥,你們吃魚啊。”
“興兒,我們都不愛吃,你自己吃吧。”王東祿和郭氏齊齊地說道。
王興知道他們不吃是為了省下來讓自己吃,心下非常感動,他端起魚碗,說道:“咱把這條魚分了,你們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
望著王興堅定的神色,三人這才把碗伸過來,王興給他們每人撥一塊魚,又給王東祿和郭氏碗里各放了兩只蝦,自己和王家各一只。
王東祿和郭氏眼里噙著淚花,心里說:“我兒子長大了!”
王家則在心里說:“我兄弟畢竟是讀書人啊,就是明事理。”
……
吃完飯回到屋里,王興在腦海里喊道:“老薛,出來!我命令你馬上給我想個掙錢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