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強和劉建各領了一套戲班子,三年來,借著唱戲,他們的足跡遍及浙、贛、鄂、陜、晉、魯、豫及京畿等地,只有崔明仍在四川,想來那里工作開展起來難度大,所以一直沒有離開。
為了不給他們打上王府的標簽,以便于暗中行事,王興早就讓李瑞給他們在后海附近買了一處大宅子,作為他們在京中的活動場所和情報集散地。
反正有薛義這個總機在,通訊方面根本用不著擔心,大多數情況下,也用不著當面匯報。
因為分別已經三年,王興還是在書房秘密接見了兩人,聽取兩人的工作匯報。
王興在書房只留柳玉娘一人伺候,連秋韻都被他支使到前院去了。
劉建先進行匯報:“主人,我是一路從河南進入山東,再到京畿,共建立情報分舵三個,情況點151個,發展情報人員560人。這些人員大多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核心成員都在官府內有一官半職。分舵舵主基本都有官紳身份或者商人身份。我給他們制定的情報內容有三個方面,軍情、民情、政情,目前情報的主要是內容是民情,各地的物價、天氣、民眾生活狀況、民眾情緒等。從現在接到的情報分析,山東、河南、京畿連年發生旱災,今年入秋以來一直沒有雨雪,明年開春如果還是如此,魯、豫兩地將會有民變。”
“嗯。”王興聽了劉建匯報,不置可否,又看向程強。
程強匯報道:“主人,我是從浙入贛、鄂、陜、晉再到京畿,設了六個分舵,情報點305個,情報人員956人,情報人員的構成跟劉建差不多。我走過的這些地方,陜西人最窮,受旱災也最嚴重,民情也是最激憤,如果老天不給面子,朝庭再不作為,怕是年后也會發生民變。”
“主人關心的對滿蒙滲透的問題,我也已經解決。晉商八大商最大一家是范家,范家家主范永斗已經明確表態會為我們效力。”
“哦?你是怎么做到的?”
“主人,我把日化用品在晉和滿蒙的代理權給了他,這些東西的利潤不比他們經營的鹽、茶、糧的利潤差,他怎能不動心?”
“好。你們辛苦了,這三年的工作做得不錯。今后的工作重點有三個。”王興聽完匯報,開始對下一步工作做指示。
“第一,迅速在京城站穩腳跟。京劇講究京腔、京韻、京白,在京城應該很有市場,要迅速把力量滲透到權貴之家。”
“第二,給各地情報人員下達命令,盡量煽動各地民變,如有民變發生,要推波助瀾,煽風點火,把規模弄大。但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切不可當出頭鳥。”
“第三,老程,命令范永斗,加大對建州的滲透,可以多賣些糧草、鐵器給他們,以博取他們的絕對信任。”
“是,主人。”程強和劉建連忙答應。
“主人,你不怕建奴迅速壯大?”薛義對王興的決定不大理解。
“就是讓他們迅速壯大。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把大明江山迅速推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中渾水摸魚,借勢而起。這是一條總的原則,你們一定要按這條原則行事。”王興說道。
“是,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