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看到朝堂亂了,他也是本著看熱鬧的心思,并不想制止。
這些人的尿性他太清楚了,不上朝吧,說朕懶政,上朝吧,為點子事爭吵不休,把個朝堂當成了他們的角力場。
眼見東林黨跟齊浙楚三黨參與爭斗的人越來越多,朱翊鈞沒有生氣,卻是越看越熱鬧。可就在此時,他捕捉到了王興那一絲苦笑。
朱翊鈞心中一動,心想,王興這小子向來有驚人之論,況且這小子曾言不群不黨,若是有黨,也是帝黨,看來,他才是跟朕一條心。看他在苦笑,莫非他又有什么驚人之論?
朱翊鈞正在考慮是否讓王興說說心中所想,就聽方從哲惱了,大聲斥道:“都住口!”
他這一聲出口,爭吵的人頓時靜了下來。
“此乃朝會之所,何等肅穆的地方?值此國家危難之際,皇上昨夜一夜都沒有好好休息,爾等不思建言建策,為君分憂,卻在這里爭吵不休!方某真是羞于與爾等同殿為臣!”方從哲平時是個老好人形象,此時也被氣得臉皮發紫,嘴唇直哆嗦。
“呵呵呵,方愛卿,何必生氣?朕就覺得很有意思。讓他們吵吧,最好打起來,朕的朝會變成了全武行,那多熱鬧啊?是不是?起居注上記上一筆,楊漣的胡子被亓詩教抓掉了幾根,姚宗文的頭發被左光斗捋下一撮,如此等等,讓后世之人見了,肯定覺得特別有意思。眾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朱翊鈞冷笑了兩聲說道。
嚯,想不到皇上居然還有冷幽默的一面,王興聽了不禁萗爾一笑。
“皇上,臣君前失儀,請皇上治罪。”聽了朱翊鈞的話,楊漣、亓詩教等不禁冷氣直冒,他們不怕皇上杖責,卻真怕在史書上留下如此惡名啊。所以,兩邊人等連忙跪下叩頭請罪。
“罷了,平身吧。”朱翊鈞揮揮手,令他們都起身。
“皇上,剛才臣說李尚書的話有些過激,但臣不改初衷:建奴猖獗,不伐不足以揚我國威。其雖悍勇畢竟人口財賦不足,無法與我大明相提并論。臣力主出兵,望吾皇體察臣心。”其他人都起身回到自己原先的位置了,而亓詩教起身后并沒回去,而是繼續陳述自己的觀點。
“皇上,臣附議。若皇上不嫌臣才具不足,臣愿自薦請兵前敵,只需給臣五萬精兵,臣定能掃蕩巢穴,一戰成功。”兵部右侍郎楊鎬出班奏道。
王興聽了,又是暗笑,現在出不出兵都沒決定下來,你就請旨領兵,還五萬精兵?給你十萬二十萬你都打不贏。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人。曾經參加過朝鮮抗日戰役,前期打得很好,將日本人團團包圍。后來因為他和已故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五子李如梅關系莫逆,不愿意其他將領立功,使日本人得到了喘息機會,待日本人的援軍一到,又倉皇逃跑,致使戰役失敗。
楊鎬回國后被革職,前幾年靠上了齊黨,才又重新回到朝堂,擔任了兵部右侍郎。
……
楊鎬陳奏以后,以亓詩教為首的齊、浙、楚三黨紛紛出班表示附議。
一時間,主戰之聲甚隆,這些人也都支持楊鎬出任征討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