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陜總督在大明的歷史上,是從來都沒有過的官職,王興被授此職,這是典型的職位因人而設。
也正是從來沒有過這個職位,所以,西安并沒有總督衙門。
李楠很會做人,他在接到朝廷的邸報之后,第一時間就將開始建造總督府,現在已經完工,只等王興入住了。
總督府建在西安城東側,曲江池南岸,占地約十公頃。南邊是總督正堂,當然是王興的簽押房,兩側各有十數間房,是僚屬辦公的地方。正堂東側,另開一門,有一個東跨院,這個院子是個小花園,古木參天,花草繁盛,草地上,樹蔭下,還擺上了石桌石凳,是供王興辦公累了,在此休息的地方。
正堂往北,則是王興的居所。這個居所可真是大,除了正房外,東西各有數間廂房,正房之后,是后花園,有圍墻與外界隔開。
整個總督府四角都建了角樓,后花園最北端,是一座上下各五間的二層樓。
花園之后,又有一園,是個獨立的建筑,園內樓臺亭閣俱全,皆沿曲江池南、東、西岸而建。
王興想起,后世,這里是仿唐朝重建的芙蓉苑。只不過,后世的芙蓉苑占地三十多頃,而此園,占地面積只有十多頃,比之后世小了三分之二,不過,可能是因為小的緣故,感覺比后世的芙蓉苑更加有味。
王興見之大悅,他倒不是完全貪圖享受,而是這個園子一建,自己的書院、科研所等就有著落了,省得勞民傷財地再找地方另建。
所以他也沒矯情,連聲向李楠道謝。
“李大人,真是費心了。將來,東側這座兩層樓,我想建個書院,而與之相對的西岸,我要建個科研所,南邊,還要建個圖書館,供書院學生和科研人員借閱資料用。”王興指點著曲江池兩岸,說出了自己的規劃。
李楠和吳牲以為王興會把此園當成自己的私人禁地,高興的原因,是因為此處風景絕佳,而視野又開闊,正是文人騷客心向往之的地方,沒想到王興竟然是想將這里改成書院和科研所。
對于書院,兩人自是明白,科研所什么的,倒是第一次聽說。
“任之,科研所是什么?”吳牲問道。
“老師,您一定聽說了子先兄培育良種和勘察水利的事吧?”王興問道。
“是啊,聽說了,那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聽說還是你自己拿錢建的,是不是?”吳牲說道。
“是啊,老師,是學生自費的。科研所的目的,就是研究事物規律的,研究好了,可以造福天下蒼生。就如良種一事來說,子先兄已經培育出了畝產五百斤的小麥種子,老師,您一直從事民政,當然知道這個數字背后的意義所在吧?”王興道。
“任之,你說的是真的?要是畝產達到五百斤,普通農人有三五畝地,就再也不會餓死了!任之,這可真是一件大功德啊。”吳牲高興地說道。
“是啊,過去,我們的教育只重文章學識,人心教化,而忽視了對于世間萬物運動規律的研究,以后,學生在川陜之地,要補上這一課。”王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