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名叫連山,心中對林海雖有顧慮,但是走江湖的和氣生財,為人處世使然,并沒有對林海冷眉冷眼,反而多有尊敬,只是在商談留宿的事情時便開始了借口推托。
“大師還請見諒,我們隊伍里還有女眷,大師進去恐怕多有不便....”
對此,林海也只有無奈的表示接受,這大漢連山外粗內細,處處透著生意人的圓滑精明,只應允讓林海在林中借近借著火光驅散野獸,并且不等他開口吩咐,自發的便送來了一件御寒的衣物和些許的干糧,叫人半點也挑不出不是。
“施主如此仁慈心善,貧僧今晚定為施主商隊誦經消業,保佑你們出入平安。”
林海合十一禮,雙方連連客氣的寒暄之后,林海拿著連山送來的干糧和衣物便朝一處安靜的陰暗角落走去,這利索的動作看的連山心中稍稍安心,心道:
‘也許真的是修行路過的僧侶也說不定。’
其實林海對能不能去林間留宿并不在意,他跟著大批人群為的就是能借這些龐雜的人氣和自己偽裝的這一身行頭,騙過那追殺自己的邪神五通。
林海自忖憑他的逃竄速度,白日時辰一過午時,那妖魔隨時都有可能找到自己,雖然整整一個下午都沒有動靜,可是林海在心中卻沒有絲毫的大意,反而越發的小心謹慎,無論行走坐臥都努力的往一個得道高僧的方向發展著。
陰暗的一處空地上,林海像個尋常凡人一樣的小心侍弄著地上從商隊借來的篝火,雖然坐在這里已經很久了,可是林海仍能不時的感覺到商隊護衛偶爾投過來的目光。
出門在外,小心無大錯,林海對此十分的理解,也許是因為家世的關系,他還想起了幽州年邁的老爹,也不知他老人家在外行走通商的時候,是不是也這么的謹慎小心。
從別處抱來了一大捧干柴,林海往火里扔了幾塊大的,隨便的拍了拍手掌便盤膝坐下,依照著先前所說開始閉目誦經。
從他閉目誦經的那一刻起,一股淡淡的祥和之氣便開始隨著他溫和的經文聲籠罩四野。
佛門有經典佛經無數,作用各不相同,大致卻可以劃分為幾大類,其中超度的經文默念即可,但是鎮壓妖邪和為生人祈福的卻一定要開口誦念。
林海有白蓮加持,又得佛祖青睞,就算是遺矢已久的大乘佛法,也可以溝通蓮花信手拈來,從佛學的修為上來說,絲毫不遜色精研小乘佛法的白云和渡真,故而這佛號一起,四野寂靜,仿佛連風都靜止了下來,聆聽林海誦念的經文。
也不知是不是昨夜沒有休息,一直在與那邪神五通糾纏的緣故,林海自盤膝坐下來誦經之初便感覺到雙眼沉重,困倦難當,任憑識海中白蓮豪光大放,佛經玄妙精義迭出,也難擋這從內心深處涌來的疲倦。
林海覺得不對勁,頂著沉沉的困倦細察法相胸口位置的那一點邪惡的魔氣郁結之處,卻并未發現異常。
他想要撐地起身,卻又覺得周身沉重無比,神魂元神好似和肉身分離了開來,一時上他好像已經從地上站起,可實際上他的肉身仍處于原地一動不動。
這種違和不諧,叫林海非常的不安,可是又無法抵擋那不斷涌出的困倦,最后只能在這種心情下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