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雖然天資聰慧,但畢竟入寺時間不長,對于修行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零基礎,所以法海得好生的思量一下教程。
五百年前的金山寺無疑是佛門的一處圣地,光只看流傳至今的擎天禪杖,龍象袈裟,破妄佛珠,以及佛祖欽賜的紫金缽雷峰塔,無不是當世一流的法器,由此可見,當年的金山寺是何等的高大,對于弟子的教授也有相當的系統。
經驗老道的師傅,會根據弟子的特性來決定以后修行的方向,能忍這個人人如其名,耐性非常的好,是修行金剛不壞神功之類法術的最佳人選,法海根據慧能禪師的記憶,挑選出一個不動明王法相的功法來給能忍講解。
法海**之時寶相莊嚴,妙語連珠,發人深省,能忍聽著聽著,只覺得丹田之中漸漸開始有一縷熱氣蜿蜒而上,他面露驚喜的喊了一聲師傅,法海卻對他微微搖頭,示意不要開口,并且示意他將眼睛閉上。
佛門依靠**來傳承功法,而道門則使用元神映照,前者與后者相比更為費力,而且每個人的資質悟性不同,能夠領悟的深淺也不同,昔年能夠作出‘明鏡亦非臺’這句詩的高僧,就是其中悟性絕佳的代表人物。
法海將不動明王的大乘法相來回講了三遍,直到能忍整個人都進入到坐照的狀態后,法海才停下**,轉而專心致志的銘刻手中的千年槐木。
“少爺,我想還俗了。”
小安冷不丁的一句話,直接把法海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只見這小子正在輕巧的翻烤著手上的大魚,剛剛法海吃的那個就是他烤的。
“是不是想學劍了?”
法海知道小安一直對佛門的東西都興趣缺缺,要不是因為自己他也根本不可能進到金山寺當和尚,所以對他的想法并不意外,但是他的想法卻錯了,因為小安還俗不是想學劍了,而是今天法海只身入地宮的事情給他帶來了一些沖擊,他不想自己成為法海的拖累。
如果主仆兩人還是在以前的那種在凡人的范疇生活,柴米油鹽的事情自然是小安的必修課,但是如今他們在修行界,那么小安需要掌握的就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這種生活瑣事了,所以小安在去尋找槐木的時候,明知道那個賣貨的商家有意吹噓抬高商品,他仍然固執的買了下來。
他想要變強,為自己也好,為少爺也好,他不想以后看著林海越走越遠,直至連背影都望不見。
拜托,我可是少爺的貼身書童啊,真被他甩下了那成什么樣子?
法海并不知道小安復雜的內心世界是怎么想的,而小安對法海的疑問也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
“這四尊天王像里,內藏有絕仙劍經的修行方法,今天我只參悟了其中的兩成,過幾天等我吃透了其中關鍵就都教給你。”
因為有大乘佛法的鎮壓,法海丹田內的劍胎被無數蓮花的根莖包裹覆蓋,就是學會了劍經也用不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小安的身上。
“嗯!”
小安聽到有新的劍經可以學,立刻雙眼放光的狠狠點了下頭。
........
...........
在張家村的參悟修行,一直進行了九天,法海悟得鎮江王版的誅仙劍陣的那天,整個張家村地界并沒有什么異象奇景,非要說有的話只有小安胃口不錯,早餐多吃了兩條魚。
“收拾東西,我們準備走了。”
法海長身而起,緩緩走到四尊姿態各異,面目猙獰的四尊天王像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