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拿了圣旨就帶著能忍直接出宮,皇城雖然很大,但是來去的大路也就那么幾條,法海還不至于找不到,路上但凡有敢阻攔的,他只需要把圣旨拿出來給他們看看就放行了。
欽天監行走,普渡慈航。
這個封號的權力比法海想象的要大一點,其實如果仔細想想的話,原著電影中的普渡慈航號稱國師,權傾朝野,主管當時朝廷的所有祭禮,想要推行佛門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不正和法海要做的事情不謀而合嗎?
所以法海只是經過起初的詫異和不知所措之后,很快就坦然接受了這個神一般的設定。
做普渡慈航就做普渡慈航吧,又不是讓自己做爛屁股陰陽人。
就這么帶著能忍快要走到宮門口的時候,深宮之中追出來一個叫法海意想不到的人。
太子,李秋恒。
這位小心眼的太子殿下,想必是知道了魏峰被自己一巴掌拍廢的事跡,沒想到他不禁沒有絲毫的生氣,反而笑臉相迎,看來這位貴人雖然為人比較小氣,但在做大事上面還是比較有風度的。
雙方見面之后太子殿下一陣的噓寒問暖,就連能忍都照顧的很是貼心,如果說剛開始在靈堂之中李秋恒如此識趣,法海應該會考慮扶持他,但是現在嘛.....法海得好好的考慮一下自己的‘真命天子’是誰了。
通常君主和臣子之間都是互相成就對方,但是這世間總有一些能力特別出眾的人才,能夠做到臣子成就君主,比如諸葛孔明,比如現在的法海,他們有是有能力無視規則的存在。
李秋恒與法海一路上說說笑笑的好不親熱,他的這種親熱既是做給外人看的,同時也是用來籠絡法海用的,不過后者并不吃他這一套,不顯山不露水的笑瞇瞇的回應,說話模棱兩可,叫人摸不透真實心意,好像是很看好這位太子殿下,可是仔細想想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皇城最外圍的太安門下,法海與李秋恒相互道別,后者為了表示隆重禮遇,早就遞出命令讓城樓上的士兵在門前列隊相送,法海牽著能忍走了大約十幾布后,忽然聽到身后李秋恒的叫聲,他微微回過頭,只見到堂堂的太子殿下居然躬身施禮下拜,口中說道:
“多謝禪師為父皇誦經祈福!”
能夠做到這份上,不愧是能夠從那么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的七皇子。
法海轉身同樣鄭重的一禮相回,然后頭也不回的拉著能忍就走。
“殿下,您這般對待法海大師,想必東宮不久之后又會再添一位得力干將了!”
那個曾經領著法海進宮的白發老太監在旁笑瞇瞇的說著話,可是在見到太子殿下從俯身下拜的動作中重新仰頭站好的樣子后立刻閉了嘴。
因為李秋恒的臉上沒有一點的笑意。
一個喜歡玩弄御人權術的家伙,如何蠢到連一個人的虛心假意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