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的僧人們在距離開寺的前八天趕到了京都,法海最先見到了是小安,僅僅是一年不見,這小子看起來比法海厲害幽州的時候要成熟了許多,頷下還積蓄起了胡須。
寺中收錄的三十六名弟子足足過來了三十二人,其中渡真老和尚堅持要留守幽州,因此就留下了四名弟子隨之修行伺候,能忍在見到同門的時候很是開心,只是目光在師兄弟們的身上轉了一圈之后又有一點失落,法海問了一聲才知道,原來這個金山寺天賦最好的弟子和那個資質平平,甚至是蠢笨的能持關系頗好,這次從幽州過來的三十二名弟子里并沒有能持的身影。
簡陋的禪房之中,久別重逢的三十二名弟子對著法海齊齊拜倒在地,口中高聲道:“見過國師大人!”
法海端坐在木床上,看著這群跟在身邊已經有年余的弟子們,笑瞇瞇的擺手:
“自家人,叫什么國師,叫師傅!”
法海在金山寺執教期間私底下管教并不嚴厲,除了上課時間外弟子們甚至還敢和法海開玩笑,當下嘻嘻哈哈的雜亂無序的叫著師傅。
金山寺中一代僧人并不見多,這一路從幽州到京都,可以說完全是小安一路辛苦帶過來的,因此法海對于弟子們的課業進度很是上心,有心想要考較一下弟子們的課業進度,可是又想到他們也是沿路辛苦,于是只好按下心情不說,只是招呼弟子們用飯。
在和徒弟們相處的時候法海發現,一直以來都靠著講經說法來克制的心魔,在和徒弟們接觸的時候居然會不自覺的消退下來,法海一時間心情愉悅,索性不再關心那些課業的事情,專心的詢問自己不在金山寺期間發生的事情。
幽州有佛門圣器紫金缽的鎮壓,妖魔鬼怪自然不敢造次,因此弟子們在幽州的生活也沒什么出奇,唯一稱得上趣事的大概就是前不久法海著人送來的那個妖魔少女了。
那少女脾氣驕橫,被送入雷峰塔后時常覺得憋悶無趣,在塔中吵鬧不休,就連每天陪同她老父王江源進塔的弟子僧人,都免不了被她冷嘲熱諷,縱觀全寺上下,也只有脾氣木訥,性格老實的能持和這少女相處得來了。
食堂之中氣氛正濃之時,已經蓄有胡須的小安忽然湊到法海的跟前來,笑嘻嘻的悄聲說道:
“少爺,我成親了!”
看著這個從小就跟在自己身邊,如今也已長大成人的老伙計,法海心中感慨良多,他端起桌上的茶盞,權當作是以茶代酒的和小安碰了一下,問道:
“紅袖還是彩蝶?”
小安憨憨的道:“都要了。”
一口茶水從法海的口中噴了出來,沒成想到當年自己心心念念都沒有辦成的事情,如今在這個老伙計身上不聲不響的就實現了。
法海放下茶盞先是微笑,最后越想越是有趣,終于忍不住放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