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百年來的佛門弟子,無論如何的驚才絕艷,紛紛都卡在了渡滅后期的金身境上,偶爾有決定之人破關沖出此境,至多年余便會忽然暴斃,從無意外,這種詭異的情況使得法海也不敢隨意的尋求突破,想著處理完了京都的事情后,他再動身去幽州將這一層玄機參悟出來。
如今就是時候了!
將寺中之后的修行日程定好流程,再將之前修訂好的小乘佛法留下一套手抄本,選定了幾名平日幫助法海處理事務的得力弟子,做為日后金山寺的主持,然后便匆匆的御起遁光回返幽州了。
法海離開的極為低調,除了那幾位選定的弟子外再無旁人知曉,在臨出城門的時候,向來在京都前呼后擁慣了的法海,就算本心并不熱衷此道,可他竟也有了些許寂寥的感覺。
“賣桔子嘍,又大又甜,飽滿多汁的貢桔喲!”
敞亮的叫賣聲打破了法海心中那點異樣的情緒,那賣桔子的瓜農看見法海這相貌氣質俱都不俗的人物打眼看來,立刻機靈的推銷起了自家的桔子。
“大師,挑兩個看得順眼的帶回去嘗嘗吧?就是不吃您供奉起來獻給佛祖,想必佛祖也會感念大師的心意的!”
法海心道,等我修成了小乘佛法,正式替人間佛門擺脫了上界佛祖的制約統治,怕是供奉什么佛祖也不會感念自己的,不過面上卻笑道:
“你倒是會說話,這桔子有籽嗎?”
“大師您這話說的,哪家的桔子沒有籽?”
瓜農挑了一個剝開的桔子給法海遞了過去:“您嘗一口,要是不好吃老漢二話不說,這一筐都送了給您!”
法海本不想接,可就在他剛剛轉身之際卻不知又想起了什么,居然一反常態的又回身去取。
桔子放入口中,果然如那瓜農所言甘甜無比,于是法海從懷中取出一吊銅錢,將整筐都買了下來,可后者眼瞅著這一吊大錢,卻不敢伸手去接,咽了口吐沫,艱難的將目光從上面收回來,笑道:
“大師開玩笑了,小老兒這區區一筐桔子可值不得這么多錢。”
法海將錢塞到手足無措的瓜農手里:“收下吧,我還有事想拜托老人家。”
“啊?”
這一天的京都城風平浪靜,除了有限的幾個人知曉昔日的國師法海,就此退出大乾朝堂,遠離京都之外,再無人知道曾經名震朝野的那位已經悄然的離去了,安居高枕的百姓們生活也不會因此有絲毫的改變,只有在茶余飯后多了一個有趣的閑談小事。
說城東有個有錢的年輕和尚,花不少錢買下了瓜農的所有瓜果,卻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隨意分發給了過路百姓。
向來喜歡閑談的百姓,更是將此事傳出了許多版本,有說那年輕和尚其實是佛門的佛陀下凡,吃了他派發的瓜果盡皆都是有福之人,也有人說那僧人曾在大旱之年過路京都,乃是吃百家飯,受人接濟方才活下來,買下來的那些瓜果送人,乃是償還當年恩情.....
而在這許多個版本當中,還有一個版本最為被京中女子稱道。
那就是僧人本是某城富商之子,家世清白,后有變故,從而少年出家。可就在他剃度之前,曾與一位女子以桔子定情,今日在城中偶然見到桔子觸景生情,這才用了全身錢財換了一筐桔子,轉身送于路人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