骸骨的遺物很快就清理完畢,主要就是得到了一支手槍、39發手槍子彈、兩匣共計30發步槍彈,一柄野戰刀。
沖鋒背心還能用,不過得好好的洗一洗。最后是在沖鋒衣的口袋里,翟楠找到了一張磁卡和一本已經有些殘破的日記本。
除去以上這些,其余的小零碎就沒什么意義了。翟楠把這些東西都收進了儲物空間,然后示意壯帶幾個人就在飛船的附近挖了個坑,也算是讓這具骸骨入土為安。
日記本不急著翻看,關鍵是找到了磁卡。不出意外的話,這張磁卡就是打開艙門的鑰匙卡。事實也正如翟楠所想的那樣,當將磁卡插進了艙門處的電子鎖孔里,隨著“嘀”的一聲電子音,飛船的艙門就應聲打開了。
雖然已經打開了艙門,翟楠卻沒有馬上進去。因為這種已經封閉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機艙,天曉得里面的空氣質量如何。所以在艙門開啟之后,翟楠仍然站在外面等了好幾分鐘,直到詁計著外面的空氣已經進入了艙內之后這才探了個頭進機艙。
艙內無人,但是從某些儀器上那微弱的燈光來看,這艘飛船應該是處在一個半休眠、低能耗的狀態之下。翟楠小心的進入了機艙,想看看這些儀器能不能操作,卻意外的發現儀器上的標識文字居然全是種花家的文字,這到是讓翟楠方便了不少。
很快翟楠就找到了照明開關,亮起了艙內的照明燈。此時再檢查機艙內部的情況,卻令翟楠大覺意外:這應該是一艘以運輸為目的的飛船,但運送的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物資,存放物品的箱子里面,放著的居然是一堆堆的各類書籍。
隨手拿起一本翻了翻,卻是一本有關于農業種植的書。書籍的紙質很好,屬于那種自然放置也能保存多年的紙張。
翟楠翻了幾頁,感覺沒興趣就換了一本,卻是一本建筑學的。再換了一本,是數學的。就這樣連著換了好幾本,基本上都是一些知識性的書籍,但總的來說都不是什么高精尖。
翟楠對此愈發的不解,眉頭也就皺了起來:“一艘高科技的飛船,運送的卻是這樣一些并不是很高端的書籍?怎么總感覺很不對勁啊?再說這里的書雖然不少,可真要是運送的話,一個容量大點的硬盤不就搞定了嗎?還用得著運送實體書?難不成這些書是有收藏價值的絕版書?可怎么看怎么覺得不像啊!”
系統道:“宿主你不是找到了一本日記嗎?上面或許有答案。另然在機艙里,或許也可以找到些什么答案。”
翟楠一拍腦門,隨手就取出了之前找到了日記本。翻開的第一篇,上面是用鷹文這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