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并非京城獨有,各地都有。
但京城別具一格,最具正統。
不少大院更是前朝的王爺、高官所居住,更是韻味不同。陸遠倒是喜歡那種深宅大院,住起來清幽典雅,不像是后世的商品房,和鳥籠子似的。
樓上要是住了個倒霉孩子,能吵得人不得安寧。要是碰上個喜歡打架的小兩口,那滋味簡直是誰住誰知道,簡直不得安寧。
蘇鵬一大早就帶他老奶去**看眼睛去了,今個周日,正趕上顧養民休息,也就陪著一起來了。
顧養民是老京城,四九城是他從小玩到大的地方,哪哪都熟的很。陸遠和他搓過幾頓飯,也知道這是個妙人,沒那么多歪心思。
一路上盡和陸遠瞎侃,陸遠這能說會道的都沒他貧,只能把話題轉移到這房主身上。說起房主,顧養民一臉揶揄:
“這房主叫趙平安,下面兩個兒子,大兒子去了香江,小兒子是華清的學生,留學去了美利堅就再沒回來。對外人說在美利堅上班,其實就是刷盤子,已經在那定局了。老趙就是賣房子,出國和兒子團聚。據說他兒子在美利堅都開上小轎車了!”
陸遠哼哼了兩聲。
改革開放時期,國內外貧富差距不平等。一些大學生出國后,見識到國外的繁華,被誘惑迷了眼。寧愿甘為二等公民,也得留在國外。
和這些人相比,那些舍棄一切榮華富貴回國的科學家,越發的難能可貴。
“俗話說,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這些人擱抗戰年代,估計也是賣主求榮的漢奸。”顧養民搖頭晃腦,十分不爽。
“給你個機會,你出國不?”陸遠瞅了眼顧養民,“你知道在美利堅刷盤子多少錢一個月嗎?五百美刀,相當于一千塊錢。在國內老老實實的上班,得花一輩子才能掙這么多。”
“不去!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嚴重贊同!”陸遠咧嘴一笑。
到的時候,四合院大門敞開,一眼能夠窺見全貌。或許是急著賣房,房子也沒怎么打理。庭院長滿了野草,屋頂的瓦檐、墻頭也是雜草叢生。
也不知道知了藏在哪,叫的有些聒噪。
屋子不大,四四方方,左右各一間廂房,里面中了棵石榴樹,上面綴滿了果子。只可惜樹沒修過,分椏太多,石榴都不大。
“老京城有句話,‘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瞅見陸遠盯著石榴樹看,顧養民侃勁又上來了。“這院子里栽樹,有不少講究。栽的不好,講究不好。你要是不喜歡這石榴樹,到時候砍了,換棵夾竹桃。中間這里再搞個金魚池,弄點荷花缸,多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