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至,李世民惦記著答應涇河龍王之事,于是早早宣布散朝,唯獨將魏征一個人留下,詢問安邦之策,定國之謀。
如此這般,一直到午時初刻,又命人取來棋枰,要與魏征對弈一局。
魏征也不推辭,當即與李世民對弈起來。
等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魏征忽然趴在棋盤上,酣然入睡,同時元神出竅,騰空飛往高天之上。
對于這一切,李世民卻毫不知情,只道魏征如今留在宮中,便沒辦法去處斬涇河龍王。
一直在暗中關注此處動靜的李佑,見魏征元神出竅,則是精神一振。
西游記里的諸多劇情,他都記得十分清楚,唯獨魏征夢斬龍王這一段,由于過于離奇,內容也不夠詳盡,所以一直有些疑惑。
正因為如此,李佑才會特意花費兩天時間,留在此地看個究竟。
此時,見到魏征元神騰入高空,李佑當即心中一動,一絲神念悄無聲息地附在魏征元神上,神不知鬼不覺,來到天庭外的剮龍臺上。
剮龍臺上,涇河龍王早已就縛,元神法力皆被封住,一身仙道神通根本無從施展。
再看那魏征,雖然未成仙道,但元神之中自有一點靈光,如今凝為一口慧劍,威力驚人,足可以將涇河龍王斬殺。
這卻不是魏征自己修煉的本事,而是他身為人曹官,得到天庭賜予的結果。
涇河龍王見魏征前來,不禁大驚失色,叫道:“人曹官魏征,你怎么會來此地?唐王親口答應,要救我性命,理應將你攔下,為何你還會現身?”
魏征喝道:“你這孽龍,犯下天條,合當死罪,怎敢去驚動陛下。眼下時辰已到,我奉天命斬你,還不快快授首!”
說著,將慧劍提在手中,便朝涇河龍王砍去。
“不!”
涇河龍王驚恐大叫,猛一掙扎,竟將身上的繩索掙脫,顯化出本相,往遠處逃去。
“孽龍!哪里走!”
魏征面色一變,提劍便追。
涇河龍王雖然失了神通法力,但畢竟是真龍之身,有道是云從龍,風從虎,如今穿梭于九霄云中,速度奇快無比。魏征未成仙道,神通不足,縱然全力追趕,也難以追趕上涇河龍王。
一人一龍追逃片刻,魏征修為尚淺,漸感法力不支,便連那在伏在棋盤上酣睡的身體,也倍感疲勞,很快已是大汗淋漓。
一旁的李世民見此,不禁心生感慨,暗忖:“愛卿替朕分憂,一心操勞國事,也是辛苦了。”
當即命人將扇子取來,親自為魏征扇風解熱。
他這一扇不要緊,那正在九霄云中追趕涇河龍王的魏征,頓時之間便覺一股神風從身后吹來,令他速度暴漲三分,就連渾身疲勞都一掃而空。
魏征大喜過望,當即抖擻精神,很快便趕至涇河龍王身前。
涇河龍王驚恐欲絕,嘴里卻大叫不休:“李世民,你不仁不義!你既答應救我,如今不救也罷,怎么還助人曹官殺我?我死也不放過你……”
話沒說完,魏征手起劍落,已將涇河龍王處斬。
血淋淋的龍頭自九霄云頭落下,恰好落入長安城街頭,被巡邏的將士們發現,連忙報與上官。
整個過程,李佑都看在了眼里。
“李世民答應救涇河龍王,倒也費了一些心思。可惜畢竟**凡胎,不知仙家手段之妙,忙活半天,不僅沒起到作用,還幫了倒忙。難怪那涇河龍王會陰魂不散,與他糾纏不休。不過這涇河龍王也不是什么好東西,闖禍的時候一點都不考慮后果,死到臨頭才知道求人,不答應就開口威脅。這種人,也沒什么可得同情的。”
李佑暗自感慨了幾句,忽然心中一動,暗道:“這個時間點,觀音菩薩奉如來旨意,來東土尋找取經人,應該也該到大唐國了吧。那涇河龍王陰魂不散,今晚必定去找李世民糾纏不放,若無意外,便是觀音菩薩出手,將其喝退。我如今初來乍到,還沒撈到好處,不宜與佛門中人見面,還是先去西行路上走一趟,探下路吧。”
心里打定主意,李佑便不再遲疑,閃身離開長安城,一路往西方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