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著,另一只天鵝跟著慘叫,折斷翅膀,血液將整架鋼琴全部染紅。
最后兩只天鵝驚恐著飛走,一個向左,一個向右。留下鮮紅的鋼琴,與鋼琴的主人李斯特,兀自不斷撥動琴鍵,讓音符染著血液飛舞。
天鵝死的死,飛的飛,一切化作虛無。
房間還是那間蟲房。
婕拉在打瞌睡,阿刻歪著腦袋傾聽,只有李斯特坐在立式鋼琴前,優雅的彈奏黑白琴鍵,十指仿佛十個小精靈在跳躍。
直到最后一個音符終結。
李斯特迅速抓起放在鋼琴上的紙和筆,蘸上墨水,用最抽象最潦草的記號,把自己腦子里的旋律全部記錄下來。
短短三頁紙。
片刻功夫便已經寫滿,對照著還在耳邊縈繞的旋律,又修改幾個錯誤的音符,他終于把這首新的曲子錄好。
用筆在空白處,寫下了《圣桑-天鵝-鋼琴獨奏》作為標題。
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有一個后世不太著名的音樂家圣桑,為了玩鬧而創作出交響樂曲目《動物狂歡節》,因為其中很多曲調是未經過允許對他人曲調的惡意改動,所以從未出版過。
僅有公開演出過其中一支《天鵝》,反而成為圣桑的代表作,傳世經典。描寫出天鵝優雅高貴游于水中的姿態,她孤獨不合群卻又十分圣潔的身影。
李斯特不知道為什么。
靈感忽然爆發,沒有依賴煙霧任務,自己就回憶起這段旋律。
想了想,他把“圣桑”蛇文劃掉,重新寫下新的標題《李斯特-天鵝-鋼琴獨奏》,鄭重收納進自己的鋼琴曲譜中。
前面他已經有《李斯特-伴隨著你》和《李斯特-致愛麗絲-重編》兩首鋼琴曲。
《致愛麗絲》已經把故事背景編成別人創作,無法直接拿來作為創作曲子,只能以校訂、編寫名義收錄。
“一不小心,我就成為一名鋼琴大師了。”
……
回來的第二天。
鮮花號也返航了,并帶來好消息,燈塔主體已經完工,可以開始防止水晶燈。水晶燈是特制的,利用魔法陣引導水晶中的魔力,以光亮的形式釋放。
可惜水晶燈的光線,并不算明亮。
能不能照到兩三公里外,很難保證。
來到黑馬港時,被鞭子狠狠抽打到不能走路的喬馬亞·夯土,已經可以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下地。
“領主大人,橡膠實在太神奇,利用橡膠水攪拌砂石,建造燈塔的速度遠超預料,而且凝固后的結實程度,和糯米汁差不多。再加上您指導燒制的灰色磚塊,大大節省了燈塔選料時間,所以我們五天就建好了它!”
他指著亂石灘頭的十米高燈塔,帶著一絲自豪,從前活在老師姆巴佩的陰影中,現在終于可以獨立建筑。
燈塔不大、不高、不粗。
下半部分是以巖石壘砌為主,上半部分是磚塊壘砌為主,石塊與磚塊之間的紋路并不算整齊,但結構是完整的。
“馬庫斯老師,這盞水晶燈交給你保管,當夜間鮮花號需要回航時,你就派人將它點亮在燈塔上,如果沒有航行需要,就拿下來。”
“明白,大人!”
燈塔至此已經完工。
李斯特很快開始查看煙霧任務。
“完成任務,獎勵魔法書籍《海蛇類水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