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南下后坐困愁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飲酒享樂等死。
在原本的劇情里,石龍是楊廣南下的第一個炮灰,竹花幫的幫主殷開山是第二個,楊廣南下江都,自然要清理城中牛鬼蛇神。
一個是揚州第一高手,另一個是揚州第一大幫的幫主,用來殺雞儆猴,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曹世玉也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直接解散了石龍道場,離開了揚州。
就算是要爭霸天下,江都也非是首選,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再加上即將南下的楊廣,都夠湊成一桌麻將了。
…………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映晚霞。
曹世玉離開了洛陽城,來到了郊外的一個山坡處,遙望著南方遠處位于一座小山上的宏偉寺院。
此處寺院的建筑加起來達數百余間,儼如一座小城,只不過里面住的都是和尚。
“當!”
悠揚的鐘聲,從山頂的寺院內傳開來。
曹世玉如入無人之境,登上安放了重達千斤巨鐘的高樓上。敲響過夜鐘之后,樓上已經沒有了人,正適合俯瞰遠近形勢。
他的目光掃過整座寺院,最終停留在后方一座在燈火下黃芒閃閃,比其他殿宇小巧得多的建筑物上。
這是一座闊深各達三丈,高達丈半,能永存不朽的銅殿。不但需極多的金銅,還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以揚州的富饒,尚未有這樣一座銅鑄的廟宇。
曹世玉心中感慨,暗道:“好一個凈念禪院,好一個胡教。”
曾經他在閑暇時讀大唐一書,總覺得慈航靜齋霸道無比,竟然號令白道,影響天下,選擇明主,心中十分不以為然。
但是這一路走來,才知曉遍于天下的寺廟何其多也。
這些寺廟都有自己的田產,不但直接弄得香火,與信徒連接,而且也可以不事生產,專心練武。
因此有大把的高手可以調用,信息靈通之極,物資也極豐富,慈航靜齋傳人的師妃暄為萬民找尋真主,無非是建在這個基礎上。
不然的話,武功再高,也難以控制武林,更談不上左右天下大局了。
這時,陣陣梵唄誦經之聲,悠悠揚揚的似從遙不可知的遠處傳來,傳遍寺院。
曹世玉靜靜的觀察著凈念禪院,這座寺院內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對寺門的中軸線上,以銅殿為禪院的中心,規模完整劃一。
除銅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其中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藍色最為耀眼,可想見在陽光照射下的輝燦情景。
曹世玉處身的鐘樓位于銅殿與另一座主殿之間,但相隔的距離卻大有差異,前者遠而后者近。形成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臺廣場。
白石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的銅像,騎在金毛獅背,高達兩丈許,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頗有氣魄,但亦令人覺得有點不合一般寺院慣例。
在白石平臺四方邊沿處,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姿態不同,但無論睜眼突額,又或垂目內守,都是栩栩如生,與活人無異。
其他建筑物就以軸上的主殿堂為整體,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莊嚴肅穆的神圣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