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磅礴的合唱依然持續著,蘇傾音已經唱到第四首歌,80000多名歌迷熱情不減,繼續高聲合唱,越唱越賣力,場館內激-情四射,熱火朝天,所有人都忘記了冬夜的寒冷。
歌迷這么熱情,蘇傾音很開心,她開始和歌迷互動。全場歌迷分為18個方陣,蘇傾音指揮著18個方陣的歌迷,一個方陣唱一句歌詞,玩起了接歌的游戲。
于是,全場80000多名歌迷變成合唱團,蘇傾音則成了合唱團的指揮……
看到這里,杜書萬不由一笑,心想:明天媒體會不會刊登新聞,說蘇傾音在演唱會劃水,自己不唱,只讓歌迷幫唱呢?
在火熱的氣氛中,蘇傾音開始唱第五首歌,歌名叫《黑與白》。
《黑與白》收錄于蘇傾音首張專輯,這是一首很特別的歌,不僅旋律靈動、跳躍,而且歌詞很抽象。
《黑與白》這首歌寫的是什么呢?
有人說,這首歌是描寫人每天的生活,穿梭在黑夜和白天;有人說,這首歌是描寫人的夢想,黑色代表絕望,白色代表希望;也有人說,這首歌是描寫人性,黑色代表罪惡,白色代表善良……
蘇傾音這首《黑與白》,有不同的解讀,許多音樂人認為這是華夏歌壇近十年最具突破性的一首流行歌曲。
《黑與白》是一首很特別的歌,演唱會設計了一個特別的舞臺,有36名舞蹈演員穿著黑色和白色的服裝,為蘇傾音伴舞。
36名舞伴有的穿黑衣,有的穿白衣,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黑白面具,可以在黑色和白色來回切換,他們共同演繹了一個黑白主題的舞蹈,視覺效果極佳,所有觀眾都被深深吸引了……
“嗯?”
只是,杜書萬卻察覺到異常。因為《黑與白》這首歌開始后,《林雪晴傳》的友好度突然開始下降。
之前,林雪晴友好度是-3.5,現在卻變成-4,又下降了0.5。
為什么又下降了?
《黑與白》這首歌開始后,林雪晴友好度突然下降,難道,她和這首歌有關?
杜書萬腦海閃過一個念頭:林雪晴不會是36名舞伴之一吧?
想到這,杜書萬看向演唱會的舞臺,開始查看蘇傾音36名舞伴的友好度:
《李采瑛傳》,友好度1,無權;
《孫玉珠傳》,友好度0,無權;
……
連續查看了11名舞伴,都沒什么異常,直到查看第12名,終于找到了目標人物:
《林雪晴傳》,友好度-4,無權;
林雪晴!
她果然是一名舞伴!
此時此刻,林雪晴就在蘇傾音演唱會的舞臺上,正在伴舞!
由于36名舞伴都穿著黑白衣服,戴著黑白面具,根本看不清她們的臉。
杜書萬于是也不知道林雪晴長什么樣。
杜書萬注視著林雪晴,她認真跳著舞,看上去沒什么異常。
只是,人生器顯示,林雪晴友好度又下降了1點,從-4變成-5.
至于下降原因,暫時不得而知。
《黑與白》這首歌只有4分鐘,唱完后,36名舞伴紛紛離開舞臺,林雪晴也下了舞臺,從視野中消失了。
不過,杜書萬已經知道林雪晴是蘇傾音的一名舞伴,應該可以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