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萬接過照片,只見照片上有兩個小女孩,她們長得一模一樣,一看就是雙胞胎,而且,這對雙胞胎的長相和連小咪非常相似。
顯然,這是連小咪和她雙胞胎姐妹小時候的照片。
不過,這對雙胞胎姐妹先天畸形,她們的頭部連在一起,是一對連體嬰兒!
連體嬰兒是在同卵雙生的基礎上,由于受-精-卵早期分裂不完全造成的,出生的概率約為20萬分之一。
連體嬰兒分許多情況,有的連體嬰兒是肚臍連在一起,有的是脊椎連在一起,有的是四肢連在一起……
照片中這一對連體嬰兒,則是腦袋連在一起!
兩個人共用一個大腦!
連小咪介紹道:“照片中這對連體嬰兒,一個是我,一個是我的雙胞胎姐妹,她叫連小貓。”
連小貓?
原來,連小咪有一個雙胞胎姐妹叫連小貓,兩人是連體嬰兒。
連小貓和連小咪剛出生時,各自擁有完整的四肢和身軀,但是,兩人的腦袋卻相連在一起,共用一個大腦。
像這樣的連體嬰兒,存活率非常低,大部分連體嬰兒出生不久后就會死去。
連小貓和連小咪的大腦連接在一起,分離難度非常高,存活的概率更低了。
那么,她們為什么能活下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NEDIE!
連小貓和連小咪這對連體嬰兒出生后,便成為NEDIE的研究對象。為了讓兩個連體嬰兒成功分離,并讓她們活下來,NEDIE研究了整整十三年。
在十三歲之前,連小貓和連小咪這對連體嬰兒,腦袋始終連在一起,她們幾乎就是一個整體,大腦功能共用,記憶共用,看上去完全是同一個人,只是有兩個身體。
NEDIE的醫療人員給這對連體嬰兒取了一個名字,叫“貓咪”。
因此,《貓咪傳》中的“貓咪”,不是指一個人,而是兩個人。
貓咪,就是指連小貓和連小咪這對連體嬰兒。
《貓咪傳》記錄的是這對連體嬰兒的人生經歷。
當杜書萬看到連小咪時,人生器之所以不顯示傳記,是因為連小咪只是“貓咪”身體的一部分,并不完整。
只有當杜書萬同時看到連小貓和連小咪,看到完整的“貓咪”身體,人生器才會顯示她們的傳記——《貓咪傳》。
從1歲到13歲,連小貓和連小咪一直共用一個大腦,直到13歲那一年,NEDIE為她們進行了大腦分離手術,成功將兩人分開。
這個大腦分離手術極為復雜,NEDIE為此準備了整整13年。
分離手術后,“貓咪”變成兩個人,她們于是取了新的名字,一個叫連小貓,一個叫連小咪。
之所以取“連”這個姓,就是因為她們是連體嬰兒。